hypoDD精定位使用方法——以2016年1月21日青海门源地震为例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王树旺 ; 尹欣欣
  • 关键词:双差定位 ; 地震序列 ; 震源深度 ; 震源机制
  • 中文刊名:GSKJ
  • 英文刊名:Gan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机构:甘肃省地震局;
  • 出版日期:2019-05-20
  • 出版单位:甘肃科技
  • 年:2019
  • 期:v.35
  • 基金:甘肃省科技计划(17YF1FA124)
  • 语种:中文;
  • 页:GSKJ201910013
  • 页数:4
  • CN:10
  • ISSN:62-1130/N
  • 分类号:44-46+65
摘要
本文系统性地介绍了地震学领域常用的地震位置精定位方法——hypoDD精定位方法,该方法是一种相对定位方法,具有较高的精确性。另外,利用该方法以2016年1月21日青海门源MS6.4级地震序列为例,进行了地震精定位研究。精确定位结果与原始定位结果比较发现,精定位后的震中位置更加集中,并呈条带状分布,与现场烈度保持了一定的相似性,震源深度集中于8KM与16KM附近区间,相比原始定位结果更加收敛。
        
引文
[1]华卫,陈章立,郑斯华.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7.1级地震序列中小地震辐射能量的估计[J].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2,27(01):8-17.
    [2]黄耘,李清河,张元生,等.江苏及邻区地震重新定位和构造特征分析[J].地球物理学报,2008,51(1):175-185.
    [3]李丽,刘剑,付虹.澜沧-耿马地区中小地震精确定位研究[J].地震研究2011,34(04):482-487.
    [4]尹欣欣.基于模板匹配和双差定位的地序列完备性研究[硕士论文].兰州: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2018.
    [5]刘文邦,王培玲,马玉虎,等. 2009年青海大柴旦6.4级地震序列的双差法重新定位研究[J].高原地震,2011,23(1):24-26.
    [6]宋美琴,郑勇,葛粲,等.山西地震带中小震精确位置及其显示的山西地震构造特征[J].地球物理学报,2012,55(02):513-525;
    [7]王未来,吴建平,房立华,等. 2010年玉树M_S7.1地震及其余震的双差定位研究[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2,42(07):1037-1046;
    [8] Waldhauser F,Ellsworth W L. A Double-Difference Earthquake Location Algorithm:Method and Application to the Northern Hayward Fault,California[J]. Bull.seismol.soc.am,2000,90(90):1353-136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