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理解对国际关系研究的启示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葛腾飞
  • 中文刊名:SHXZ
  • 英文刊名:Collected Papers of History Studies
  • 机构:国防科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5-01
  • 出版单位:史学集刊
  • 年:2019
  • 期:No.182
  • 语种:中文;
  • 页:SHXZ201903004
  • 页数:3
  • CN:03
  • ISSN:22-1064/K
  • 分类号:25-27
摘要
<正>个人、社会、机构、规则、民族、国家等等,每一种在历史中生成并于现在存在的事物都有其历史性。一切事物的历史性归根结底都是人的历史性。~((1))对历史的更好理解是人更好地认识世界的一种必要基础,最终服务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就此而言,历史研究确实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国际关系研究同样基于历史理解。在近代史学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两种史学意义体系,即科学理性体系和历史理性体系,它
        
引文
(1)陈新:《西方历史叙事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51页。
    (2)[美]海登·怀特著,陈永国、张万娟译:《后现代历史叙事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2页。
    (3)时殷弘:《关于国际关系的历史理解》,《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10期。
    (4)转引自[美]海登·怀特著,陈新译:《元史学---19世纪欧洲的历史想像》,译林出版社2009年版,第140页。
    (5)转引自罗凤礼:《二十世纪西方史学的演变》,《历史研究》,1996年第5期。
    (1)[法]雷蒙·阿隆著,西尔维·梅叙尔编注,张琳敏译:《历史讲演录》,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版,第45页。
    (2)李强华:《狄尔泰历史哲学中的“生命”、“理解”和“意义”概念解析》,《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7期,第31页。
    (3)参见谢地坤:《狄尔泰与胡塞尔》,《哲学研究》,2000年第10期。
    (4)雷蒙·阿隆:《历史讲演录》,第45-46页。
    (5)[法]马克·布洛克著,黄艳红译:《历史学家的技艺·序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4-15、16、19页。
    (1)陈新:《当代西方历史哲学的若干问题》,《东南学术》,2003年第6期,第123页。
    (2)秦亚青:《国际政治关系理论的几个假定》,《世界经济与政治》,2016年第10期。
    (3)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第62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