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释义学传统的认识与思考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houghts on Chinese Traditional Hermeneutics
  • 作者:张亚东
  • 英文作者:ZHANG Yadong;School of Philosophy, Fudan University;School of Humanities, Taizhou University;
  • 关键词:西方释义学 ; 中国释义学传统 ; 历史研究
  • 英文关键词:western hermeneutics;;tradition of Chinese hermeneutics;;historical research
  • 中文刊名:HBSS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be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机构: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7-05
  • 出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年:2019
  • 期:v.42;No.201
  •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9YJC751067)
  • 语种:中文;
  • 页:HBSS201904008
  • 页数:6
  • CN:04
  • ISSN:13-1029/C
  • 分类号:67-72
摘要
当今国内学界关于释义学理论的研究,多以西方理论为中心,而没有充分认识到西方理论在中国语境中的局限性。针对西方理论介入中国的困境,应该而且必须开展"中国释义学研究"。"中国释义学研究"不应简单建立"西方释义学"的中国分店,而应系统梳理中国古代经典阐释的实践,以及在此实践中形成的关于意义阐释的命题、方法、思想,即对中国释义学史进行系统的研究。
        Hermeneutics that is quite popular in domestic academic circles is a western theory that does not fully realize the Chinese context. Considering this dilemma, Chinese scholars should carry out Chinese hermeneutic studies, which should not simply establish a Chinese branch of western theory, but systematically sort out the practice of ancient Chinese classics, propositions, methods and ideas.
引文
[1] 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
    [2]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8.
    [3] [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4.
    [4] [晋]杜预.春秋左传正义(十三经注疏整理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5] 皮锡瑞.经学历史[M].北京:中华书局,2011.
    [6] 潘德荣.文字与解释—训诂学与诠释学比较[J].学术月刊,1996(2).
    [7] 洪诚.训诂学[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
    [8] 钱钟书.管锥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9] [美]格兰·奥斯邦.21世纪基督教释经学[M].刘良淑,李永明译.台北:校园书房出版社,2012.
    [10] 汤一介.再论创建中国解释学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2000(1).
    [11] 汤一介.论创建中国解释学问题[J].学术界,2011(4).
    [12]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13] [宋]陆九渊著,钟哲点校.陆九渊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
    [14] [明]王阳明著,吴光编校.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15]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6] [美]赫施.解释的有效性[M].王才勇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1)目前国内尚有解释学、阐释学、诠释学等译名,这里使用释义学作为译名,理由是“释义”为动宾结构,更能体现出“Hermeneutics”阐发意义的意味。
    (2)详参潘德荣、齐学栋《诠释学的源与流》,载《学习与探索》,1995年第1期。
    (3)详参潘德荣《西方诠释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46-58页。
    (4)详参中央文明办、国家语委编《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知识读本》,学习出版社,2001年,第114页。
    (5)详参詹伯慧、李如龙、黄家教《汉语方言及方言调查》,湖北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63-118页。
    (6)详参颜景常《古代小说与方言》,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年。
    (7)除此之外,释义学在影响人文社会科学诸学科例如文学、法律、科学哲学中的适用与否,也必须考虑各学科在中国的实际状况,建立能解决中国问题、符合中国文化语境的文学解释学、法律解释学、科学解释学等。
    (8)参见洪诚《训诂学》,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6页。
    (9)参见汤一介《再论创建中国解释学问题》,载《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
    (10)参见梁启超《翻译文学与佛典》,载《梁启超全集》,北京出版社,1999年,第3799-3800页。
    (11)美国的赫施、意大利的贝蒂、法国的保罗·利科一直强调回归作者或文本,避免过度解释。
    (12)周光庆对董仲舒、王弼、朱熹、戴震作了个案研究,可参考。见周光庆《中国古典解释学导论》,中华书局,2002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