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与齐美尔因素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he Non-ignorable Georg Simmel Factor in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ommunication Science
  • 作者:陈谦 ; 孙琳
  • 英文作者:CHEN Qian;SUN Lin;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Qingdao University;
  • 关键词:齐美尔 ; 芝加哥学派 ; 传播学 ; 社会学 ; 人际互动
  • 英文关键词:Georg Simmel;;Chicago School;;communication;;sociology;;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 中文刊名:DFLT
  • 英文刊名:Eastern Forum
  • 机构:青岛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3-05 13:33
  • 出版单位:东方论坛
  • 年:2019
  • 期:No.155
  •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基于Web2.0技术的社会语言生活监测”(14YJCZH136);; 青岛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基于融合媒介的广播电视内容传播转型研究”(QDSKL1701086)的阶段性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DFLT201901017
  • 页数:9
  • CN:01
  • ISSN:37-1216/C
  • 分类号:119-127
摘要
齐美尔认为,社会学应该研究人们交往的基本过程和形式以及社会组织的类型,研究历史和现实中人们相互作用、联系和行为的基本模式。而这种人与人通过交往的交互作用、联系和行为的形式,正蕴含着传播的因素。齐美尔的理论直接影响了美国社会学的芝加哥学派的帕克、米德等人。美国社会科学注重对政、商界服务的对策性、实用性,是芝加哥学派衰落、齐美尔人际互动的传播观受到冷落的关键原因。施拉姆等学者将"大众传播"作为研究对象恰恰是找对了目标,确定了自身的边界,建构了学科规制,但施拉姆传播学的理论繁殖力非常有限也是不争的事实。传播研究应该重视人际互动与社会群体,尊重齐美尔及芝加哥学者的社会研究成果以扩展传播研究的空间。作为一种全面观照人类交往沟通的传播学,必然应将齐美尔因素考虑在内。
        Georg Simmel believes that sociology should study the basic process and form of people's communication,the types of social organizations and the basic modes of people's interaction, connection and behavior in history and reality.And this form of human interaction, connection and behavior through communication contains the factors of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or communication). Georg Simmel's theory directly influenced Parker, Mead and other members of the Chicago School of American sociology. American social science pays attention to the countermeasure and practicality of political and business services, which is the key reason for the decline of the Chicago School and the neglect of Georg Simmel's communication concept of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Scholars such as Schramm took "mass communicatio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o find the right target, determine their own boundaries and construct discipline regulation, but it is also an indisputable fact that the theoretical reproduction of Schramm's communication is very limited. Communication research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human interaction and social groups, respect the social research results of Georg Simmel and Chicago scholars, and expand the space of communication research. As a kind of communication science that comprehensively observes human communication, it must take into account the Georg Simmel factor.
引文
(1)中文文献中的译法较多,计有“齐美尔”“西梅尔”“西美尔”“西姆米尔”等。
    (2)[美]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的方式》,殷晓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第128页。
    (1)成伯清:《格奥尔格·齐美尔:现代性的诊断》,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5页。
    (2)[美]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的方式》,殷晓蓉译,第128页。
    (3)芮必峰、陈燕:《你我交往使社会成为可能--齐美尔人际传播思想札记》,《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11期。
    (4)[德]齐美尔:《社会学的问题》,见谢立中主编:《西方社会学经典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08-209页。
    (5)[德]齐美尔:《社会学的问题》,见谢立中主编:《西方社会学经典读本》,第210页。
    (6)[德]齐美尔:《社会学的问题》,见谢立中主编:《西方社会学经典读本》,第224页。
    (7)李培林、谢立中主编:《社会学名著导读》,北京:学习出版社,2012年,第21页。
    (1)芮必峰、陈燕:《你我交往使社会成为可能--齐美尔人际传播思想札记》,《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11期。
    (2)参见芮必峰、陈燕:《你我交往使社会成为可能--齐美尔人际传播思想札记》,《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11期。
    (3)[美]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下册,邱泽奇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第11页。
    (4)芮必峰、陈燕:《你我交往使社会成为可能--齐美尔人际传播思想札记》。《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11期。
    (5)成伯清:《格奥尔格·齐美尔:现代性的诊断》,第204页。
    (1)[美]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的方式》,殷晓蓉译,第129-130页。
    (2)[美]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的方式》,殷晓蓉译,第130页。
    (3)[美]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的方式》,殷晓蓉译,第135页。
    (4)[美]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的方式》,殷晓蓉译,第135页。
    (5)[德]齐美尔:《社会是如何可能的》,见谢立中主编:《西方社会学经典读本》,第230页。
    (6)[德]齐美尔:《社会是如何可能的》,见谢立中主编:《西方社会学经典读本》,第231页。
    (7)[美]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的方式》,殷晓蓉译,第149页。
    (8)[美]参见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的方式》,殷晓蓉译,第201-203页。
    (1)参见王怡红:《导读:我们从美国传播学科史研究中读到什么?》,见胡翼青:《传播学科的奠定:1922-1949》,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2年,第11页。
    (2)胡翼青:《传播学科的奠定:1922-1949》,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2年,第62页。
    (3)胡翼青:《传播学科的奠定:1922-1949》,第29页。
    (1)参见张国良:《现代大众传播学》,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2页。
    (2)胡翼青:《传播学科的奠定:1922-1949》,第76页。
    (3)吴予敏:《传播学知识论三题》,《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
    (4)卢欣:《从“陌生人”到每个人:传播学对社会个体发展的关注》,《东南传播》2017年第7期。
    (5)[美]施拉姆:《传播学概论》,陈亮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年,第2-3页。
    (1)[美]施拉姆:《传播学概论》,陈亮译,第4页。
    (2)卢欣:《从“陌生人”到每个人:传播学对社会个体发展的关注》,《东南传播》2017年第7期。
    (3)参见卢欣:《从“陌生人”到每个人:传播学对社会个体发展的关注》,《东南传播》2017年第7期。
    (4)胡翼青:《传播学科的奠定:1922-1949》,第193页。
    (5)[美]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的方式》,殷晓蓉译,第163页。
    (1)参见胡翼青:《传播学科的奠定:1922-1949》,第54页。
    (2)胡翼青:《传播学科的奠定:1922-1949》,第4页。
    (3)王怡红:《导读:我们从美国传播学科史研究中读到什么?》,见胡翼青:《传播学科的奠定:1922-1949》,第16页。
    (4)参见胡翼青:《传播学科的奠定:1922-1949》,第91页。
    (5)[美]洛厄里、德弗勒:《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刘海龙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56-57页。
    (6)李金铨:《关于传播学研究的新思考》,见洪俊浩主编:《传播学新趋势》,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10-11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