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绣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式保护探析——以新余夏布绣为例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张震雄
  •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 新余夏布绣 ; 档案式保护
  • 中文刊名:WHCC
  • 英文刊名:Culture Industry
  • 机构:江西师范大学档案馆;
  • 出版日期:2018-09-25
  • 出版单位:文化产业
  • 年:2018
  • 期:No.115
  • 基金:江西省艺术规划一般项目(文)《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式保护研究——以新余夏布刺绣为例》(项目编号:YG2017260)
  • 语种:中文;
  • 页:WHCC201818015
  • 页数:3
  • CN:18
  • ISSN:14-1347/G2
  • 分类号:36-38
摘要
新余夏布绣作为针尖下的绘画代表,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刺绣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具有一定代表性。通过对新余夏布绣保护工作调查分析,梳理其采用所各类保护模式,发现各类保护模式均有大量档案,这是档案式保护的物质基础,档案式保护也体现在其他保护模式之中。根据保护工作的特点,构建刺绣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式保护的基本模式,并提出相应建议,以便推而广之。
        
引文
[1]廖江波.新余夏布绣的演变与织绣技艺[J].服装学报,2017(3):218-223.
    [2]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3-29.
    [3]周耀林,戴旸,程齐凯.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理论与实践[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66-69.
    [4]王云庆,樊树娟.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及其内容研究[J]山东档案,2013(2):12-15.
    [5]廖江波,张小红,杨小明.新余夏布绣技法与风格研究[J]丝绸,2017(2):30-36.
    [6]张小红.夏布绣绣在肌理语言与应用[J]上海工艺美术,2017(2):81-83.
    [7]何小菁,徐欣云.“影像档案”现象及与声像档案关系研究[J].档案学通讯,2017(2):86-90.
    [8]徐欣云.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式保护中的“新来源观”研究[J].档案学通讯,2013(5):23-2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