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机器人行为道德伦理与刑法规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Robot Ethics and Criminal Regulations in the Ag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作者:刘宪权
  • 英文作者:Liu Xianquan;
  • 关键词:人工智能 ; 智能机器人 ; 机器人道德伦理 ; 刑法规制 ; 刑法保护
  • 英文关键词:artificial intelligence;;intelligent robot;;robot ethics;;criminal regulations;;criminal law protection
  • 中文刊名:BJFY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omparative Law
  • 机构:华东政法大学;
  • 出版日期:2018-07-25
  • 出版单位:比较法研究
  • 年:2018
  • 期:No.158
  •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涉信息网络违法犯罪行为法律规制研究”(项目编号:14ZDB147);; 中国法学会重点委托课题“互联网金融犯罪的法律规制”(项目编号:CLS2016ZDWT4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BJFY201804003
  • 页数:15
  • CN:04
  • ISSN:11-3171/D
  • 分类号:44-58
摘要
机器人伦理是设定机器人法律制度的前提与基础,本质上服务于人类利益。机器人伦理主要针对具有"独立意志"的智能机器人,具体包括机器人道德、机器人社会关系等。具体设计机器人法律制度时,应体现机器人伦理的基本内容,秉持承认与限制的基本原则:一是承认机器人的限制性主体地位;二是承认机器人权利,此种承认具有功利主义色彩,本质上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人类利益。智能机器人的行为应受刑法规制,智能机器人的权益也应受到刑法保护。刑法视野下的智能机器人具有犯罪主体地位,能够实施绝大部分犯罪并承担相应刑事责任;与此同时,智能机器人应享有财产权等权利,侵害机器人权利的行为可能构成相应犯罪。
        Robot ethics,whose nature is to serve human interests,is the premise and foundation for setting up the legal system of robots. Robot ethics is mainly aimed at intelligent robots with independent will,including robot ethics and robot social relations. When designing the robot legal system,the basic content of robot ethics should be embodied,and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recognition and restriction should be upheld. Firstly,we should recognize the restricted subjective status of robots. Secondly,we should admit the right of robots. The behavior of intelligent robots should be subject to criminal regulations,and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intelligent robots should also be protected by criminal law. The intelligent robot has the criminal subject status,and intelligent robot can commit most crimes and bear the corresponding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At the same time,intelligent robots should enjoy rights such as property rights,and violation of robot rights may constitute a corresponding crime.
引文
[1][日]川岛武宜:《现代化与法》,王志安、渠涛、申政武、李旺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0页。
    [2]王东浩:《机器人伦理问题研究》,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年,第46页。
    [3]杜严勇:《现代军用机器人的伦理困境》,载《伦理学研究》2014年第5期,第100页。
    [4]阿西莫夫在1942年发表的短篇科幻故事《环舞》(Runaround)中首次明确阐述了有关机器人三法则的思想。机器人第一法则,即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坐视人类受到伤害;机器人第二法则,即除非违背第一法则,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机器人第三法则,即在不违背第一及第二法则下,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机器人三原则虽然来源于科幻小说作者的遐想,但笔者认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5]《情感机器人:技术与伦理的双重困境》,载《科技日报》2009年4月21日,第5版。
    [6]BBC News,Stephen Hawking-Will AI Kill or Save Humankind?,http://www.bbc.com/news/technology-37713629,accessed July28,2017.
    [7]《全国首例机器人与人结婚?》,http://news.chinabyte.com/187/14066187.shtml,访问时间:2017年10月1日。
    [8]《人工智能,当机器人有了丰富的感情,与机器人谈“感情”,人类是否“很受伤”?》,http://www.cankaoxiaoxi.com/science/20160405/1118962.shtml,访问时间:2017年10月1日。
    [9]Jennifer Robertson,Human Rights vs.Robot Rights:Forecasts from Japan,46(4)Critical Asian Studies 571,571-598(2014).
    [10]《人类会与机器人相爱吗?易产生情感共鸣引担忧》,http://tech.sina.com.cn/d/v/2015-11-09/doc-ifxknutf1617260.shtml,访问时间:2017年10月1日。
    [11]Phil McN ally&Sohai Inayatullay:《机器人的权利——二十一世纪的技术、文化和法律(上)》,邵水浩译,载《世界科学》1989年第6期,第50页。
    [12][德]卡尔·拉伦茨:《德国民法通论》(上册),王晓晔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46页。
    [13]参见胡玉鸿:《法律主体概念及其特性》,载《法学研究》2008年第3期,第6页。
    [14]参见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89页。
    [15]胡玉鸿:《“法律人”建构论纲》,载《中国法学》2006年第5期,第39页。
    [16][奥]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沈宗灵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106页。
    [17][德]拉德布鲁赫:《法哲学》,王朴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34页。
    [18]沈寨:《从“伦理人”到“科学人”——以民法为例看近现代中国法律上的“人”的变迁》,载《太平洋学报》2011年第8期,第4页。
    [19]马骏驹、刘卉:《论法律人格内涵的变迁和人格权的发展》,载《法学评论》2002年第1期,第35页。
    [20]Hilary Putnam,Robots:Machines or Artificially Created Life?61(21)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 668,668-691(1964).
    [21]For and Against:Robot Rights,http://eandt.theiet.org/magazine/2011/06/debate.cfm.
    [22]参见吴汉东:《人工智能时代的制度安排与法律规制》,载《法律科学》2017年第5期,第133页。
    [23]甘绍平:《机器人怎么可能拥有权利》,载《伦理学研究》2017年第3期,第130页。
    [24]同注11引文,第48页。
    [25]杜严勇:《论机器人权利》,载《哲学动态》2015年第8期,第86页。
    [26]封锡盛:《机器人不是人,是机器,但须当人看》,载《科学与社会》2015年第2期,第7页。
    [27]David Calverley,Android Science and Animal Rights,Does an Analogy Exist?18(4)Connection Science 403-417(2006).
    [28]彬彬:《2040年机器人犯罪率将超过人类成大多数犯罪主体》,载《科学与现代化》2017年第1期,第135页;《人工智能AI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会犯罪吗?》,http://www.techweb.com.cn/column/2016-09-13/2392298.shtml,访问时间:2017年8月26日。
    [29]此处“机器人”原本仅指一般机器人,但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智能机器人也应被纳入其中。前文所述“机器人”是属概念,是指与自然人对应的机器人。
    [30]刘宪权:《金融犯罪刑法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509页。
    [31]参见张明楷:《刑法学》,法律出版社2016年版,第63页。
    [32]王迁:《论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在著作权法中的定性》,载《法律科学》2017年第5期,第154页。
    [33]参见陈兴良:《刑法的价值构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1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