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经济区科教文化资源分布特征与中心城市建设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尤巍静 ; 刘妍 ; 殷晓瑜 ; 谭俊涛
  • 关键词:经济区 ; 科教文化资源 ; 分布特征 ; 中心城市 ; 淮海经济区
  • 中文刊名:MEIC
  • 英文刊名:Beauty & Times
  • 机构: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环境与测绘系;江苏师范大学地理测绘与城乡规划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5-25
  • 出版单位:美与时代(城市版)
  • 年:2019
  • 期:No.799
  • 基金: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01813988011X);; 江苏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212617104)研究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MEIC201905016
  • 页数:3
  • CN:05
  • ISSN:41-1061/B
  • 分类号:38-40
摘要
文章构建科教文化资源多指标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熵值法、首位度等相关方法,对淮海经济区10个地级市2010-2016年科教文化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中心性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一是以徐州为淮海经济区科教文化中心的格局已基本形成,区域空间极化增大;二是各城市科教文化资源综合指数整体呈上升趋势,徐州市增幅最大;三是徐州科教文化中心性呈上升趋势,但其首位度尚不明显,中心性有待进一步提升。
        
引文
[1]谭俊涛,张平宇,李静.2001-2010年黑龙江省城市创新能力格局与发展过程[J].地理科学进展,2014(4).
    [2]颜莉.城市创新绩效综合评价体系及其实证应用[J].经济地理,2009(31).
    [3]武永义,贺忠厚,刘慧荣.陕西省科教资源对经济增长贡献度的实证分析及财税对策[J].经济研究参考,2007(34).
    [4]方创琳.中国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综合评估与空间格局分异[J].地理学报,2014(4).
    [5]仇方道,佟连军,朱传耿,等.省际边缘区经济发展差异时空格局及驱动机制:以淮海经济区为例[J].地理研究,2009(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