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再认识——从列宁到邓小平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Recogni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lanning and Market:From Lenin to DENG Xiaoping
  • 作者:张兴祥 ; 洪永淼
  • 英文作者:ZHANG Xingxiang;HONG Yongmiao;Xiamen University;
  • 关键词:计划 ; 市场 ; 列宁 ; 邓小平 ; 改革开放40周年
  • 英文关键词:planning;;market;;Lenin;;Deng Xiaoping;;the 40th anniversary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 中文刊名:ZJJW
  • 英文刊名:China Economic Studies
  • 机构: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厦门大学经济学院与王亚南经济研究院;
  • 出版日期:2019-03-01 15:56
  • 出版单位:中国经济问题
  • 年:2019
  • 期:No.312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项目编号:13@ZH020)的资助
  • 语种:中文;
  • 页:ZJJW201901001
  • 页数:11
  • CN:01
  • ISSN:35-1020/F
  • 分类号:5-15
摘要
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实质上是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同时,它又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问题。列宁在实施"新经济政策"时,已在这方面作了大胆探索。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在"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上回归到列宁的逻辑起点,并沿着相似的路径进发,既继承后者的思想,又大大超越后者。这些超越,不仅体现在理论层面,也体现在实践层面。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对列宁和邓小平相关实践与理论探索所形成的思想发展逻辑进行回顾和梳理,重新认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lanning and market is essential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ism and market economy.Meanwhile,it is also a core issue of"what is socialism and how to build socialism".Lenin had made bold explorations with respect to this question when he implemented the"New Economic Policy".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Deng Xiaoping returned to the starting point of Lenin's logics on"what is socialism and how to build socialism"and proceeded along a similar path.He inherited the latter's thought and greatly surpassed him.These transcendences are reflected not only in theory but also in practice.On the occasion of the 40th anniversary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it is undoubtedly of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review the logic of ideological development formed by Lenin and Deng Xiaoping,and to b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lanning and market back in view.
引文
[1]邓小平(1993),第17页,第203页,第139页,第148-149页,第372-373页,第367页,第252页,第255页,第91页,第373页,第370-371页。
    [2]邓小平,1994,《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第29页,第195页,第236页,第315页,第236页,第8页。
    [3]江泽民,1997,“在邓小平同志追悼会上的悼词”,《人民日报》,2月26日,第1版。
    [4]列宁,1985,《列宁全集》第3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第94-95页。
    [5]列宁,1986,《列宁全集》第4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第221页。
    [6]列宁,1987a,《列宁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第487页,第221页,第176页,第228页,第327页,第506页,第228-229页,第638页,第371页,第67页,第52页。
    [7]列宁,1987b,《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第109页,第142页。
    [8]列宁,1988,《列宁全集》第3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第111页。
    [9]马克思、恩格斯,200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第561页。
    [10]毛泽东,1992,“读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批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第672页。
    [11]毛泽东,1999,“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问题”,《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第437页,第439页。
    [12]习近平,2017a,《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第12页,第21页。
    [13]习近平,2017b,《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第11页。
    [14]徐崇温,1999,“一切都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建国五十年历史经验反思”,《中共中央学校学报》,第2期,第4-12页。
    [15]张爱茹,2013,“邓小平南方谈话实录”,王敏玉,《邓小平生平研究资料》,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第745页。
    [16]张卓元,1988,《论我国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模式》,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第20页。
    [17]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1964,《苏联共产党代表大会、代表会议和中央全会决议汇编》第2分册,北京:人民出版社,第137页。
    [1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2004,《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第1006页。
    [19]左凤荣,2018,“俄新编中学历史教材对苏联体制和苏共领导人的看法”,《俄罗斯学刊》,第1期,第98-125页。
    [20]左亚文,2002,“邓小平社会主义阶段论对列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研究》,第6期,第59-64+78页。
    (1)例如,苏哈列夫卡是莫斯科的一个市场,1920年12月,莫斯科苏维埃做出封闭该市场的决议。“新经济政策”时期该市场一度恢复,但1932年又被取缔。
    (2)“国家资本主义”指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由国家掌握和控制的一种资本主义经济。
    (3)这项工作是指“新经济政策”。
    (1)详见《俄共(布)第十一次代表大会速记记录》,1961年俄文版第82-83页。另见列宁(1987),第504页。
    (1)原话如下:“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都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农村改革是如此,城市改革也应如此。”详见邓小平(1993),第374页。
    (1)在《俄共(布)莫斯科市代表会议上关于星期六义务劳动的报告》中,列宁指出,共产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别,在于“社会主义是直接从资本主义生长出来的社会,是新社会的初级形式。共产主义则是更高的社会形式,只有在社会主义完全巩固的时候才能得到发展”,而“我们在剥夺了地主和资本家以后,只获得了建立社会主义那些最初形式的可能性。但是这里还丝毫没有共产主义的东西。拿我国目前的经济来看,我们就能看出,这里社会主义的幼芽还很嫩弱,旧的经济形式还占很大的支配地位”。详见列宁(1986),第36-37页。
    (2)在《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一文初稿中,在谈到给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以很高的薪金时,列宁指出,“从已经是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的角度来看,让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获得比工人阶级的优秀阶层高得多的劳动报酬,是根本不公平不正确的”,但在现实条件下,又不得这样做,因为资产阶级专家可以帮助工人阶级学习最新的、最完善的生产方法,按新的原则组织生产,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详见列宁(1985),第129-130页。
    (3)1920年4-5月列宁在《共产主义运动中“左”派幼稚病》一文中又说:“从共产主义的观点看来,否定政党就意味着从资本主义崩溃的前夜(在德国)跳到共产主义的最高阶段而不是进到它的低级和中级阶段。”详见列宁(1986),第24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