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七十年发展足迹回顾及未来趋势研判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A Review of The Development Footprint of Chinese Banking Industry Over the Past 70 Years andA Study of Future Trends
  • 作者:陆岷峰 ; 周军煜
  • 英文作者:LU Minfeng;ZHOU Junyu;
  • 关键词:中国银行业发展 ; 70年 ; 金融创新 ; 金融监管 ; 金融开放
  • 中文刊名:JILI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Jinan(Social Science Edition)
  • 机构:南京财经大学江苏创新发展研究院;江苏银行南京分行;
  • 出版日期:2019-07-24 08:55
  • 出版单位: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年:2019
  • 期:v.29;No.157
  • 基金:江苏省互联网金融协会省级项目“关于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系列课题”(项目编号:2019SHJ66)的阶段性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JILI201904001
  • 页数:17
  • CN:04
  • ISSN:37-1377/C
  • 分类号:2+7-21+159
摘要
70年风雨征程,70年砥砺前行,中国银行业在改革中成长,在成长中壮大。中国银行业发展成就举世瞩目,这既归功于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领导,同时也是银行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在走过70年银行改革开放道路并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中国银行业迈进了健康发展的新时代和新征程。从理论和实践方面,总结70年中国银行业发展足迹,对于推动银行业发展行稳致远,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文章从国内外经济形势、经济金融体制、银行改革、金融创新、监管体制、对外开放等维度系统性回顾了建国70年来中国银行业发展的历史足迹,归纳分析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客观总结了中国银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宝贵的经验,最后对未来的银行业发展趋势作出前瞻性的研判。
        Through 70 years of trials and hardships, Chinese banking sector has grown and grown stronger through reform.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banking sector has attracted worldwide attention, which is not only attributed to the great leadership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but also the collective wisdom of bankers. After 7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and great success, Chinese banking industry has entered a new era and embarked on a new journey of develop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ory and practice, summarizing the development footprint of Chinese banking industry in the past 70 years has great significance for building a modern service system of commercial Banks, promoting the steady and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the banking industry, and achieving high-quality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is paper from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c situation, economic and financial system, bank reform and innovation, regulatory system,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since seventy, reviews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in the development of banking history footsteps, analyze the development achievement of adjust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objective summarized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Chinese banking sector valuable experience, finally,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banking to make in-depth analysis.
引文
(1)Schumpeter J A .Supplement:Economic Growth:A Symposium || Theoretical Problems:Theoretical Problems of Economic Growth.The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1947,7:1-9.
    (2)Fuertes A M ,Kalotychou E .Optimal design of early warning systems for sovereign debt cris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recasting,2007,23(1):85-100.
    (3)林毅夫,姜烨:《发展战略、经济结构与银行业结构:来自中国的经验》,《管理世界》,2006年第1期。
    (4)卢芹:《我国银行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特区经济》,2013年第2期。
    (5)张杰:《国有银行的不良债权与清债博弈》,《经济学家》,1997年第6期。
    (6)易纲,赵先信:《中国的银行竞争:机构扩张、工具创新与产权改革》,《经济研究》,2001年第8期。
    (7)米建国,李扬,黄金老:《应对WTO,推进银行制度改革》,《经济研究参考》,2002年第4期。
    (8)于良春,鞠源:《垄断与竞争: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和发展》,《经济研究》,1999年第8期。
    (9)李志赟:《银行结构与中小企业融资》,《经济研究》,2002年第6期。
    (10)林毅夫:《金融体系、信用和中小企业融资》,《浙江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11)刘明康:《为何要重视银行治理机制》,《国际金融研究》,2002年第4期。
    (12)许小年:《外资与中国银行业改革》,《西部论丛》,2004第5期。
    (13)曹幸仁,赵新杰:《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改革问题研究》,《金融论坛》,2004第1期。
    (14)李稻葵:《国企改革须建立约束机制》,《21世纪商业评论》,2006第1期。
    (15)陈志武:《国家信用阻碍银行改革步伐》,《金融经济》,2006年第15期。
    (16)沈坤荣,李莉:《银行监管:防范危机还是促进发展?——基于跨国数据的实证研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管理世界》,2005年第10期。
    (17)陆岷峰,周军煜:《金融科技嵌入商业银行生态系统的战略思考》,《农村金融研究》,2019年第2期。
    (18)陆岷峰,徐博欢:《逆全球化影响下人民币国际化不确定因素与成长之路研究》,《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9年第1期。
    (19)孔艳杰:《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度测评及理性开放策略研究》,《国际金融研究》,2009年第3期。
    (20)陆岷峰,徐博欢:《互联网金融伦理秩序研究》 ,《武汉金融》,2019 年第5期。
    (21)张杰:《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演进轨迹与取向观察》,《改革》,2018年第5期。
    (22)周立:《改革期间中国金融业的“第二财政”与金融分割》,《世界经济》,2003年第6期。
    (23)两个真正是指“把中国人民银行办成真正的中央银行、把专业银行办成真正的商业银行”。
    (24)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3)。
    (25)张杰:《注资与国有银行改革:一个金融政治经济学的视角》,《经济研究》,2004年第6期。
    (26)谢平:《四大银行不良资产宜自己消化》,《中国经济快讯》,2002年第19期。
    (27)数据来源:《中国金融统计年鉴》(2002)。
    (28)张俊喜:《银行监管的组织架构研究》,《金融研究》,2001年第12期。
    (29)胡援成:《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过程中的经营效率评价》,《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年第5期。
    (30)徐阳洋等:《大数据背景下政府宏观调控方式优化研究》,《西南金融》,2019年第1期。
    (31)陆岷峰,陶瑞:《商业银行高额利润现象的平抑对策》,《财经科学》,2012第5期。
    (32)何永清:《经济新常态下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策略研究》,《征信》,2016年第5期。
    (33)陆岷峰,周军煜:《数字化小微金融发展的战略研究》,《北华大学学报》,2019年第2期。
    (34)刘秀光:《实施金融监管与鼓励创新的平衡问题——政策目标和经营目标的统一》,《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
    (35)杨亮等:《我国经济金融化的形成逻辑、风险问题与治理路径》,《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第2期。
    (36)陆岷峰,季子钊:《居民杠杆率对中国经济增长及房地产发展水平的影响研究》,《金融理论探索》,2019第2期。
    (37)陆岷峰,徐阳洋:《构建商业银行与民营企业共同发展的基础》,《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
    (38)徐博欢等:《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发展微型金融机构研究》,《西南金融》,2019第4期。
    (39)陆岷峰,马经纬,汪祖刚:《“精准扶小”政策顶层设计探究——基于现有扶持中小微企业若干政策的述评》,《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9 年第3期。
    (40)周慕冰:《关于做好新常态下银行监管工作的几点思考》,《金融研究》,2015年第7期。
    (41)徐博欢等:《金融劣根性的内涵、表现及治理对策》,《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
    (42)陈卫东等:《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发展、影响与政策》,《金融监管研究》,2018年第10期。
    (43)陆岷峰,徐博欢:《关于资金逐利性与资金调控方式的研究》,《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9年第3期。
    (44)一改革两开放是指“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放银行、银行业对外开放。”
    (45)陆岷峰,周军煜:《以九家上市银行为例看物理银行向开放银行进化趋势》,《中国银行业》,2019年第4期。
    (46)陆岷峰,周军煜:《金融开放加大背景下我国外源性风险状况研究 》,《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19 年第3期。
    (47)徐阳洋:《老年投资行为轨迹特点及健康投资对策研究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9 年第3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