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城市用地规划实施定量评估方法研究——以九江市为例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城市规划实施评估是城市规划工作的重点研究内容。科学的城市规划实施评估有利于提高城市规划的编制水平,完善城市规划实施机制,推动城市规划改革创新。本文以江西省九江市为实证案例,通过借鉴地理学等学科的量化分析模型,突出中小城市生态敏感、历史文化活力较强、人地空间关系重构等特征,尝试探索中小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用地规划实施定量评估方法,以丰富以九江市为代表的中小城市的用地规划实施评估方法体系。文章提出的中小城市的用地规划实施评估方法包括一致性分析和绩效性分析两部分:(1)一致性评估的研究内容包括用地规模与用地空间增长边界一致性分析和用地空间结构一致性分析两方面;(2)绩效性评估是针对研究区生态敏感、历史文化活力较强、人地空间关系重构等特征分别从生态环境保护视角、文化活力营造视角和人地空间耦合关系的视角进行用地规划实施绩效性的定量评估。
引文
[1]袁也.总体规划实施评价方法的主要问题及其思考[J].城市规划学刊,2014(2):60-66.
    [2]袁青,刘通.城市设计实施评估研究——以哈尔滨市哈西地区城市设计为例[J].城市规划,2014(7):9-16.
    [3]陈有川,陈朋,尹宏玲.中小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中的问题及对策——以山东省为例[J].城市规划,2013(9):51-54.
    [4]车乐,吴志强,邓小兵.知识与生态关联视角下的城市空间竞争发展[J].城市规划学刊,2015(4):20-26.
    [5]HOPKINS L D.Plan assessment:making and using plans well[M]//CRANE R,WEBER R.The Oxford handbook of urban planning.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2.
    [6]万艳华,汪军,卢彧,等.《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实施评估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12(1):90-97.
    [7]宋彦,黄斌,陈燕萍,等.城市规划实施效果评估经验及启示[J].国际城市规划,2014(5):83-88.
    (1)一般包括JPG格式转制shp格式、CAD格式转制shp格式、excel格式输入GIS系统。
    (2)其中,SQ_((L,p))为L类型用地基期规划空间范围(面积);SQ(L,i)为L类型用地规划末期规划实施的现状空间范围(面积);OSQ_L为L类型用地规划期末规划实施结果符合基期规划的现状空间范围(面积);USQL为L类型用地规划期末规划成果未完成实施的空间范围(面积);ASQL为L类型用地规划期末规划实施结果违反基期规划的现状空间范围(面积),即实施结果为非L类型的用地。
    (3)单位ha。各个代码含义:居住用地R、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A、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B、工业用地M、物流仓储用地W、公用设施用地U、绿地与广场用地G。
    (4)公式1是指以每一个用地斑块面积画圆,求其半径,然后用此半径除以该用地斑块与最近用地斑块之间的空间距离,然后将所有用地斑块的这一商值加和,再除以所有斑块面积总和。一般用此数学模型表征用地间的空间关联程度.其中,Ai表示某一城市用地类型中的第i个斑块的用地面积,Min(di)表示该城市用地类型中的第i个斑块到最近用地斑块的空间距离(在实际计算Min(di)时,通常用斑块重心点代替其中心点),G表示城市用地类型的每一斑块间的空间聚集度指数,n为该类城市用地的斑块总数。
    (5)式中,EF为建设用地生态足迹;N为城市规划区非农人口总数;ef为非农人口人均建设用地生态足迹;C为二三产业所消耗能的能源数量,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和电力四项,可以折算为标准煤;P为世界平均煤炭足迹,等于55GJ/hm~2;I为煤炭折算系数,等于20.934GJ/t;R为化石燃料用地均衡因子,等于1.14;P、I、R均为通用的国际值;EFS为单位面积建设用地生态足迹;S为规划区建设用地面积(hm2)。
    (6)其中,T_i表示居民点i的加权平均交通成本;M_j表示公园绿地j的服务能力,通常可用面积、使用人数等综合评价,本文采用公园绿地的面积代表;m表示公园绿地的数量;T_(ij)表示居民i到公园j的交通成本,通常可用距离、时间或费用表示,这里用距离代表。由于居民平常休闲活动去的公园不可能太远,因此当公园与居民点的距离超过1000m时,则不参与计算。
    (7)其中,Traffic R表示街道加权平均交通成本;T_i表示居民点i的加权平均交通成本;S_i表示居民用地i的面积;S_R表示该街道内的居住用地总面积;n表示居住用地的数量。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