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米价变动原因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 论文作者:曹福铉
  • 年:2008
  • 作者机构:韩国外国语大学;
  • 会议召开时间:2008-11-01
  • 会议录名称:宋史研究论丛 第9辑
  • 语种:中文
  • 分类号:K244
  • 学会代码:SSYO
  • 学会名称:中国宋史研究会
  • 页数:28
  • 文件大小:1923k
  • 原文格式:D
摘要
<正>一、序论在传统社会,粮食价格的高低为一般百姓带来非常大的影响。南宋时期的李觏反对"谷甚贱则伤农,贵则伤末"~①的传统说法,称"贱则伤农,贵亦伤农。贱则利末,贵亦利末"。李觏的言中之意为,如果粮价低廉,则自然不利于粮食生产者,但如果其价格过高,则相对于商人更不利于粮食消费者。因为不论价格高低,商人是从生产和消费价格之间取利的。如果进一步解释的话,粮价过低,
引文
(1)《旴江集》卷16《富国策·第六》。
    (1)漆侠:《宋代经济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谭文熙:《中国物价史》,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汪圣铎:《两宋货币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两宋货币史料汇编》,中华书局2004年版;余耀华:《中国价格史》,中国物价出版社2000年版;郭正忠:《两宋城乡商品货币经济考略》,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年版。[日]宫泽知之:《宋代中国の国家に经济》,创文社,1988。
    (1)陶晋生、黄宽重、刘静贞编:《宋史》,国立空中大学,2004,第231~232页。
    (1)《梦粱录》卷16《米铺》。
    (2)《癸酉杂识·续》上卷《杭城食米》。
    (3)《续资治通鉴长编》卷71,大中祥符二年四月戊申。
    (4)《长编》卷251,熙宁七年三月甲子。
    (1)《荒政丛书》卷1《不抑价》。
    (2)《能改斋漫录》卷1《增谷价》。
    (3)《农政全书》卷43《备荒考上》。
    (4)《系年要录》卷174,绍兴二十六年八月癸未。
    (5)《包拯集校注》卷1《请免陈州添折见钱》。
    (1)《传家集》卷46《奏为乞不将米折青苗钱状》,熙宁四年(1071)正月。
    (2)《长编》卷348,元丰七年八月戊辰,“御史蹇序辰言:‘闻京西麦斗钱不过三十,转运司乃令税纳折纳钱六十以上。'诏京转运司具析以开。”
    (3)《宋史》卷194《兵八·廪给之制》。
    (4)《宋会要》食货39之12。
    (1)《传家集》卷49《乞罢免役钱依旧差役札子》。
    (2)《系年要录》卷165,绍兴二十三年九月辛亥,“祖宗以来,随苗和籴,每石价钱四百或五百文足,而漕司从来以苗米支移所纳价钱,每石却至三贯文足,比之所支和籴本钱,多至数倍。”
    (1)本该内容亦被《宋会要》食货41之5所引用,被记录为淳熙年间发生之事。
    (1)《三朝北盟会编》卷96。
    (2)《系年要录》卷4,建炎元年四月辛酉。
    (3)《宋史》卷67《五行志五》。
    (4)《鸡肋编》卷中。
    (5)《系年要录》卷44,绍兴元年五月庚申。
    (1)邓拓:《中国救荒史》,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第53~57页。
    (1)《长编》卷62,景德三年正月辛未,“又诏:灾伤州军粜粟,斗勿过百钱。”
    (2)《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48,熙宁六年十二月戊寅。
    (3)《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00,元丰八年五月乙卯。
    (4)《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35,元祐四年十一月甲午。
    (5)《苏轼文集》卷48《上吕仆射论浙西灾伤书》,“今以十八万石米,易钱九万九千缗,而能活数十万人。”
    (6)《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51,元祐五年十一月。
    (1)《苏轼文集》卷31《相度准备赈济第一状》。
    (2)《宋史》卷67《五行志五》。
    (3)《中兴小纪》卷13《绍兴二年七月乙卯》,“(绍兴二年秋七月)己卯,颐浩入奏都督府事,因言常、润、苏、秀大稔,米价极贱。上曰:‘若此,何事不成?'颐浩曰:‘米斗二百,正如陛下初幸淮南时也。'上曰:‘太贱亦恐伤农。”
    (1)《宋会要》食货40之35。
    (1)《宋史》卷67《五行志五》。
    (2)同前。
    (3)《宋史》卷10《仁宗纪二》。
    (1)《旴江集》卷28《寄上孙安抚书》。
    (2)《苏轼文集》卷33《乞赐度牒籴斛斗准备赈济淮浙民状》。
    (3)《宋会要》食货59之6。
    (4)《宋朝诸臣奏议》卷140《上徽宗论进筑非便》;《历代名臣奏议》卷333。
    (1)《龟山集》卷23《与廖用中书》。
    (2)《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51,熙宁七年三月甲子。
    (3)《长编》卷181,至和二年十一月丁巳;《玉海》(卷186至和便籴)中亦有记录。
    (4)《西塘集》卷1《开仓粜米》。
    (5)《景定建康志》卷23《城阙志四诸仓》。
    (1)《宋代官员的公使钱研究》,载《东洋史学研究》,第81卷,第36~37页。
    (2)《宋会要》食货39之2。
    (3)《长编》卷327,元丰五年六月甲寅。
    (4)《续资治通鉴长编》卷60,景德二年五月辛亥。
    (5)《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70,皇祐三年二月巳亥。
    (1)《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卷23,崇宁三年四月辛酉。
    (2)《宋史》卷190《兵志四》,河东陕西弓箭手。
    (1)何忠礼:《关于北宋前期的粮价》,《中国史研究》1985年。
    (2)《浮沚集》卷1《上皇帝书》。
    (3)《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136《当十钱》。
    (4)《宋史》卷182《食货下四》。
    (5)《宋会要》食货70之22。
    (6)《系年要录》卷79,绍兴四年八月癸巳。
    (1)《宋会要》食货40之24。
    (2)仲勋:《宋代物价初探》,《平顶山师专学报》2002年,6:1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