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人偏肺病毒A与B基因型对小鼠致病性的观察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目的人偏肺病毒(Human metapneumovirus hMPV)是2001年首次被分离的呼吸道病毒病原,可导致各年龄组人群呼吸道感染,以儿童感染为主,严重者威胁生命造成死亡,不仅如此,hMPV感染还与哮喘发生、发展有关。迄今为止,仅有少量关于hMPV基因型与临床致病性关系的研究报道,且结论不一致。本实验通过观察hMPV两亚型代表株NL/1/00(A亚型)与NL/1/99(B亚型)感染致病BALB/c小鼠后,小鼠在体重,体内病毒载量,肺部病理评分及气道反应性等方面的改变,明确病毒的基因型与致病性是否存在关联,从而为疾病的诊断、治疗、评估、预后提供依据。方法致病性的高低通过下列四项评价:1、感染病毒后宿主体重变化;2、宿主气道高反应变化;3、宿主肺部病理评分;4、宿主体内病毒复制的载量测定。本实验以雌性BALB/c小鼠为动物模型,随机分为4组,分别设空白对照组(即DMEM滴鼻组),A亚型组(NL/1/00滴鼻组),B亚型组(NL/1/99滴鼻组)及混合组(NL/1/00与NL/1/99混合滴鼻组),每项实验中每组小鼠各有8只。hMPV感染BALB/c小鼠后,通过使用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鼠肺内病毒载量的变化,肺功能检测仪监测小鼠气道反应性的变化及组织系统评分判定病理改变情况,来观测hMPV两亚型致病性的差异。各项数据均通过SAS统计软件分析。结果 hMPV可在小鼠体内复制存活约3周,于第4天到达复制高峰后逐渐减少,3周左右检测不到病毒;BALB/c小鼠感染hMPV后第1-6天会出现活动减少,饮食不佳,毛发直立,挠鼻,体重下降、气道反应性增高等变化;肺组织切片中可见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本实验中,对照组与hMPV感染组,在体重的动态监测、病毒载量、肺组织病理改变及气道反应性上有显著差异(P〉0.05),但hMPV A.B亚型及混合感染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BALB/c动物模型中,hMPV的A.B亚型的致病性无明显差异,基因型与致病性的高低无明确关联。
引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