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地城市街道空间无障碍规划设计研究——以哈尔滨市为例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随着社会公平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进一步完善城市无障碍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哈尔滨市中心区街道空间为研究对象,探讨如何通过规划设计的方法建立充分无障碍的寒地街道空间,形成系统、连续、有效的寒地街道空间无障碍系统。选取以哈尔滨特殊教育学校为中心,半径1千米范围的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野调查和访谈,发现目前哈尔滨市中心区主要街道无障碍设施的5方面问题:存在安全隐患、连续性较差、导向性不足、气候防护性薄弱、管理维护缺失等。通过文献梳理,总结国内外的先进理念与方法,提出我国寒地城市街道空间无障碍设计的4项原则,包括需求导向性设计、连续性设计、最小阻力设计、信息无障碍设计等原则。最后从打造无障碍生活圈、提高气候防护性设计、加强人文关怀设计、建设智能无障碍体系和完善监管与法律法规等5个方面提出规划设计策略,以期促进寒地城市充分无障碍环境的建设,提升残障人士的生活品质,创造舒适、便捷、平等的社会空间。
引文
[1]梅洪元,代阳.回应气候的寒地城市街道绿色设计[J].建筑学报,2012(12):104-107.
    [2]潘海啸,熊锦云,刘冰.无障碍环境建设整体理念发展趋势分析[J].城市规划学刊,2007(02):42-46.
    [3]姚健,张乃仁.日本“埼玉新都心”通用设计巡礼[J].装饰,2007(7):108-109.
    [4]原颖,吴荻,黄越斌.寒地城市休闲空间设计浅析[J].林业科技情报,2009,04:44-45.
    [5]高桥仪平.日本无障碍设计[J].设计,2010(10):62-65.
    [6]段铁铮.城市道路无障碍环境设计[J].北京规划建设,2007,06:28-30.
    [7]汤超,张子毅.寒冷城市户外休闲空间无障碍设计初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9):247.
    [8]张晓,李朝阳,陈启宁.新加坡城市交通无障碍设计及启示[J].现代城市研究,2012(8):27-34.
    [9]杨春玲,宣磊.寒地城市盲道问题调查分析——以哈尔滨市为例[J].中国科技信息,2014,01:180-183.
    [10]王臻.城市物质空间中的无障碍环境体系规划[J].四川建筑,2009,03:6-7.
    [11]冷红,郭恩章,袁青.气候城市设计对策研究[J].城市规划,2003,09:49-54.
    [12]周晓光等.射频识别RFID系统设计仿真与应用[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13]王小伟.基于RFID的盲道识别系统设计[D].成都理工大学,2009.
    (1)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或者识别卡;操作方便快捷。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