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4诱导重症肌无力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研究背景: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4(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related protein 4,LRP4)是存在于神经肌肉接头处(NMJ)突触后膜上的跨膜蛋白质。运动神经元末梢释放集聚蛋白(agrin),与突触后膜上的LRP4结合,共刺激肌肉特异性激酶(Mu SK),Mu SK与下游调节蛋白激酶7(Dok-7)相互作用,并通过rapsyn相关跨膜配体连接蛋白(RATL)触发了乙酰胆碱受体相关蛋白(rapsyn),继而诱导ACh R聚集。LRP4作为此信号通路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对AChR的聚集以及维持NMJ的结构起重要作用。目的:通过建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AMG)模型,以研究LRP4在重症肌无力(MG)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主动免疫的方法,将LRP4与完全弗氏佐剂通过背部多点注射的方式给予实验组小鼠,每天观察1次鼠的饮食饮水情况以及有无临床症状出现,隔日称量小鼠的体重变化。首次免疫后,分别于第28天,第56天进行加强免疫。最后一次免疫后7天处死两组小鼠,并取下鼠腓肠肌和胫前肌,进行免疫荧光实验,观察自身产生的抗LRP4抗体与LRP4蛋白结合情况。同时做透射电镜实验,观察NMJ的形态学变化。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未出现抓握和嘶叫无力的明显临床症状。经过免疫荧光实验后发现,实验组腓肠肌和胫前肌的细胞膜表面出现明显的黄绿色荧光物质,说明外源性LRP4诱导产生了自身抗体,并与其自身LRP4结合。透射电镜观察显示实验组鼠突触结构形态不规则,分支简化且分散,突触处的褶皱少而浅,突触囊泡减少。而对照组突触结构呈现卷饼般形态,分支复杂且连续,突触处的褶皱多而深,突触囊泡数量正常。结论:将LRP4注射给鼠后未能引起明显的肌无力的临床症状,但在细胞膜处发现,可产生自身抗LRP4抗体并与突触后膜的LRP4发生特异性结合,同时NMJ发生了超微结构形态学变化。自身抗LRP4抗体的致病性仍需进一步研究。
引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