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文德若干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 论文作者:乔东山
  • 年:2015
  • 作者机构: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论文关键词:宋季 ; 吕文德
  • 会议召开时间:2015-08-01
  • 会议录名称:宋史研究论丛 第16辑
  • 语种:中文
  • 分类号:K245
  • 学会代码:SSYO
  • 学会名称:中国宋史研究会
  • 页数:16
  • 文件大小:615k
  • 原文格式:O
摘要
吕文德是宋季重要的军事将领。他不是吕蒙正后人;其发迹前是以卖柴和打猎为生的平民;他很可能是在嘉定十五年(1222)至宝庆元年(1225)间从军的;吕文德并非有勇无谋,相反,是一位谋勇兼备的武将;他并非只会墨守宋廷消极防御的成规;他不廉洁奉公,反而贪污腐败,大肆侵吞国家财产;"吕氏军事集团"概念目前尚不科学,在学术论著中不宜使用。
引文
(1)[宋]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56《赐太尉保康军节度使吕文德辞免除开府仪同三司职任依旧恩命不允诏》,四部丛刊初编本。
    (1)王曾瑜:《宋朝军制初探》(增订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229页。
    (2)[元]脱脱:《宋史》卷474《贾似道传》,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3783页。
    (3)王曾瑜:《宋朝军制初探》(增订本),第326页。
    (4)[宋]王应麟:《玉海》卷19《地理》,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7年版,第372页。
    (5)[元]胡祗遹:《紫山大全集》卷12《寄张平章书》,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6)[元]宋衜:《与襄阳吕安抚书》,苏天爵编:《元文类》卷37,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670页。
    (7)[元]脱脱:《宋史》卷196《兵十》,第4894页。
    (8)[元]魏初:《青崖集》卷4《四月十六日奏》,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1)[日]寺地遵:《贾似道的对蒙防卫构想》,《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9年第3期。较多论述吕文德的似只有屈超立:《论吕文德及吕氏军事集团》,胡昭曦、邹重华主编:《宋蒙(元)关系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另外,研究吕氏集团或吕氏家族的论文也涉及吕文德。参见Cheng-Hua Fang.Military Families and the Southern Song Court—The Lv Case.Journal of Sung-Yuan Studies 33(2003);王茂华:《南宋晚期武将的境遇——围绕吕文德及吕家军的分析》,[韩]《人文学研究》2007年第12期;付鹏、王茂华:《仕元的宋吕氏集团考析》,[韩]《中国史研究》,第88辑。
    (2)[元]郑元祐:《郑元祐集》卷8《送吕惟清序》,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86页。
    (1)罗莹:《宋代东莱吕氏家族研究》,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4—58页。
    (2)[宋]黄震:《古今纪要逸编》,四明丛书本。
    (3)[元]佚名著,王瑞来笺证:《宋季三朝政要笺证》卷1,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102—103页。
    (1)[宋]黄震:《古今纪要逸编》,四明丛书本。
    (2)[元]佚名著,王瑞来笺证:《宋季三朝政要笺证》,前言,第3页。
    (3)屈超立:《论吕文德及吕氏军事集团》,胡昭曦、邹重华主编:《宋蒙(元)关系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4)[宋]黄震:《古今纪要逸编》,四明丛书本。按,范文虎是吕文德的女婿,所以他是吕氏家族的成员。
    (5)董涛:《宋元之际水军将领范文虎的事迹与相关问题探析》,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第27—30页。
    (1)[元]郑元祐:《郑元祐集》卷8《送吕惟清序》,第186页。
    (2)屈超立:《论吕文德及吕氏军事集团》,胡昭曦、邹重华主编:《宋蒙(元)关系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3)[元]佚名著,王瑞来笺证:《宋季三朝政要笺证》卷1,第102页。
    (1)王曾瑜:《宋朝军制初探》(增订本),第243页。
    (2)吴潜在嘉熙三年的奏议中说:“池州有水军、防江军八千人。”见氏著《许国公奏议》卷3《奏乞增兵万人分屯瓜洲、平江诸处防拓内外》,丛书集成初编本,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第63页。
    (3)[元]刘岳申:《申斋集》卷8《大元开府仪同三司行中书省左丞夏公神道碑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4)[元]脱脱:《宋史》卷417《赵葵传》,第12499页。
    (5)周宝珠:《南宋抗蒙的襄樊保卫战》,《史学月刊》1982年第6期。
    (1)[宋]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141《杜尚书神道碑》。
    (2)[元]刘岳申:《申斋集》卷8《大元开府仪同三司行中书省左丞夏公神道碑铭》。
    (3)[宋]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141《杜尚书神道碑》。
    (4)[宋]吴潜:《许国公奏议》卷2《奏申论安丰军诸将功赏》,第49页。
    (5)[元]周密:《癸辛杂识》别集下《襄阳始末》,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07页。
    (1)[元]不著撰人:《宋史全文》卷33《宋理宗三》,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251页。
    (2)[元]刘岳申:《申斋集》卷8《大元开府仪同三司行中书省左丞夏公神道碑铭》。
    (3)[宋]李曾伯:《可斋杂稿·续稿》后卷3《奏为徐提刑申吕马帅事》,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版。
    (1)陈世松、匡裕彻等:《宋元战争史》,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第204页。
    (1)由迅:《南宋荆襄战区军事地理初探》,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第30—34页。
    (2)[明]宋濂:《元史》卷128《阿术传》,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3121页。
    (3)《元史》卷165《张禧传》《宋史》卷474《贾似道传》《元文类》卷50《济南路大都督张公行状》均记蒙军攻破鄂州城东南墙。唯有《元史》卷147《张柔传》:“(张)柔乃令何伯祥作鹅车,洞掘其城(指鄂州城),别遣勇士先登,攻其西南陬,屡破之。”认为蒙军攻破西南墙,恐误。参见《宋蒙(元)关系史》,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42页。但不管怎样,蒙军曾攻破鄂州城无疑。
    (4)[宋]李曾伯:《可斋杂稿·续稿》后卷3《奏为徐提刑申吕马帅事》。
    (5)[宋]李曾伯:《可斋杂稿·续稿》后卷5《回宣谕关阁长二月六日两次圣旨奏》。
    (6)[宋]李曾伯:《可斋杂稿·续稿》后卷3《奏为徐提刑申吕马帅事》。
    (1)[元]不著撰人:《宋史全文》卷33《宋理宗三》,第2252页。
    (2)何忠礼:《宋代政治史》,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41页。
    (3)[宋]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155《安抚殿撰赵公墓志铭》。
    (4)[宋]黄震:《古今纪要逸编》。按,引文中的李芝庭是李曾伯之误。
    (1)[元]佚名著,王瑞来笺证:《宋季三朝政要笺证》卷3,第303页。
    (2)[明]郑真:《荥阳外史集》卷92《送陈君祥上任襄阳府照磨》,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3)匡裕彻:《浅析宋元襄樊战役胜败的原因》,《历史教学》1984年第4期。
    (4)如屈超立:《论吕文德及吕氏军事集团》,胡昭曦、邹重华主编:《宋蒙(元)关系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方震华:《晚宋边防研究》,台湾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2年,第128页;吴彦勤:《十三世纪中叶蒙元与南宋在襄樊的军事斗争研究》,云南师范大学2000年硕士学位论文,第22页;陈酉进编著:《蒙元王朝征战录》,昆仑出版社2007年版,第333页;张金岭:《宋理宗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91页;寺地遵:《贾似道的对蒙防卫构想》,《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9年第3期。
    (1)胡昭曦主编:《宋蒙(元)关系史》,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29页。
    (2)方震华:《近四十年南宋末政治史中文论著研究》,《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报》第20期,1992年。
    (1)柯劭忞:《新元史》卷177《吕文焕传》,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9年版。
    (2)[元]脱脱:《宋史》卷451《张世杰传》:“张世杰,范阳人。少从张柔戍杞,有罪,遂奔宋,隶淮兵中,无所知名。阮思聪见而奇之,言之吕文德,文德召为小校。累功至黄州武定诸军都统制。……(至元十六年)二月癸未,弘范等攻厓山,世杰败,走卫王舟。……世杰复欲奉杨太妃求赵氏后而立之,俄飓风坏舟,溺死平章山下。”[清]赵宏恩:《江南通志》卷155《人物志·忠节三》:“苏刘义,贵池人。历官殿帅。初隶吕文德麾下,及诸吕降元,招之,不从,死崖山之难。”
    (3)王智勇先生用“吴氏军事集团”的概念来指称以吴玠为首的武将群体。王先生特别考证了这个军事集团的成员。并指出,郭浩虽是吴玠的部下,但他与吴玠有矛盾,不属于“吴氏军事集团”。见氏著《南宋吴氏家族的兴亡——宋代武将家族个案研究》,巴蜀书社1995年版,第93—98页。笔者认为,这是严谨的做法。相形之下,“吕氏军事集团”似还不能明确指出属于该集团的成员,与“吴氏军事集团”概念相比,还不成熟。
    (1)[元]脱脱:《宋史》卷454《吕文信传》,第13343页。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593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