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靖西地区奥陶系中组合天然气成藏特征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随着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气田扩边勘探的深入,在靖西地区奥陶系中组合(马家沟组马五5-马五10亚段)白云岩储层中发现了多个含气区,但各含气区天然气的富集程度差异明显[1-2]。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靖西地区天然气大部分来自于上古生界石炭-二叠系烃源岩生成的煤型气,局部混有一定量奥陶系烃源岩生成的油型气。通过对富气区成藏过程解剖分析,认为研究区主要存在中侏罗世和晚白垩世两期天然气充注过程,且以晚期充注为主,来自上古生界烃源岩生成的天然气可通过烃源岩/白云岩(称为"A类")、夹有砂岩的烃源岩/白云岩(称为"B类")、烃源岩/砂岩/白云岩(称为"C类")、烃源岩/铝土质泥岩/白云岩(称为"D类")四种类型的供烃方式进入中组合白云岩储层,不同类型的供烃方式决定上古生界石炭-二叠系烃源岩具有不同的侧向供烃能力,A类供烃方式主要分布于靖西中部,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生成的天然气可直接进入中组合储层发生天然气运移及聚集,其供烃能力最好;B类供烃方式主要分布于靖西中部和北部,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生成的天然气,部分会运移至源内砂岩储层中,仅部分在中组合储层中聚集,其供烃能力次之;C类供烃方式多分布于靖西北部,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与中组合储层之间夹有砂岩层,煤系烃源岩生成的天然气首先运移至砂岩层中,然后才会有部分运移至中组合储层中,导致中组合储层中聚集的天然气量较为有限,其供烃能力较差;D类供烃方式主要分布于靖西南部,由于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与中组合储层中夹有铝土质泥岩层,该套地层岩性致密,孔渗性差,一般属于较好的封盖层[3],其供烃能力最差。受准同生期白云化、表生期岩溶、构造破裂等成岩作用影响,靖西地区中组合形成了以孔隙型和裂缝型为主的储层,因此在中组合白云岩储层内,天然气可通过连通的孔缝沿构造低部位向构造高部位发生自西向东、由南向北方向的运移,由于马五5-马五10各亚段表生岩溶强度及不同类型岩石的构造破裂程度存在差异,各层段发育的溶蚀孔隙、构造裂缝等存在明显的差异。除紫探1区块各层段储层主要以裂缝为主外,其余各含气区块由马五5亚段向下至马五10亚段,储层中孔隙发育规模逐渐减小、裂缝发育规模逐渐增大,其中马五5、马五6亚段储层以孔隙、裂缝为主,马五7-马五10亚段储层则以裂缝为主。无论来自上古生界的煤型气还是奥陶系自身提供的油型气,都会受马五7-马五10亚段裂缝的影响,易于向上发生纵向运移,并在马五5、马五6亚段孔隙空间较为发育的储层中发生聚集。因此,在各亚段储层内部裂缝输导的作用下,天然气会向浅部层段运移调整,从而造成马五5、马五6亚段成为天然气的主要富集层段。另外,研究区天然气成藏具有早期局部充注、晚期广泛充注并调整富集的特点,研究区天然气成藏模式,主要表现为早期垂向-近距离-风化壳顶部局部成藏,晚期侧向-较长距离-白云岩储层广泛成藏(图1)。综合分析认为研究区天然气成藏主要受以下因素控制:上古生界石炭-二叠系烃源岩侧向供烃能力控制了天然气富集程度、输导体系特征控制了天然气运移方向和纵向分布。
引文
[1]付金华,魏新善,任军峰,等.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勘探形势与发展前景[J].石油学报,2006,27(6):1-4.
    [2]杨华,付金华,魏新善,等.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天然气勘探领域[J].石油学报,2011,32(5):733-741.
    [3]付金华.鄂尔多斯盆地古生界盖层封盖性研究[J].天然气工业,1991,11(6):6-1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