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乙酰氨基酚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目的:探究手足口病患儿通过对乙酰氨基酚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80例,且均在2014年1月-2016年6月入院,依随机分组标准分为观察组(40人)和对照组(40人)。对照组患儿治疗方法为常规基础治疗,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患儿联合乙酰氨基酚治疗。从临床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平均口腔止痛时间及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四方面入手,针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7.5%)比观察组(92.5%)低(P<0.05);针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发生率(7.5%)与对照组发生率(5%)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在平均口腔止痛时间及口腔溃疡愈合时间方面,观察组患儿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足口病患儿通过对乙酰氨基酚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显著,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使患儿口腔止痛时间及口腔溃疡愈合时间明显缩短,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存在推广价值。
引文
[1]张志刚,蔡钢.手足口病方辅助治疗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对细胞因子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24):2935-2938.
    [2]葛艳玲,郑雅旭,潘浩等.2010至2014年上海地区儿童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监测[J].中华儿科杂志,2015,53(9):676-683.
    [3]吕崇江,黄丽.痰热清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普通型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2):229-231.
    [4]利汉其,廖友明,白翠芬等.重症手足口病婴幼儿分级治疗的疗效观察[J].广东医学,2013,34(23):3637-3639.
    [5]卢燕,谭利平.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艾司洛尔治疗前后心肌酶相关指标的变化及意义[J].重庆医学,2016,45(29):4078-4079,4082.
    [6]程红球,黄彩华,刘卫东等.丙种球蛋白对手足口病患儿血循环中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3,29(3):546-54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