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规模化猪场母猪淘汰情况调查与原因分析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主动淘汰母猪可维持母猪群合理的胎次结构、保证母猪群高产、稳产,提高猪场经济效益;母猪被动淘汰率过高将影响猪场生产的稳定,增加养殖成本。为探明影响广东省某规模化猪场母猪繁殖寿命原因,我们采用临床观察、实地跟踪记录和数据记录系统数据等进行调查分与析,结果如下:2015年5月至2016年2月,该场母猪月均存栏1350头,其间共淘汰母猪485头,猪场淘汰率为35.93%。由于该场建场不足3年,该场母猪主动淘汰率为0,被动淘汰率为100%。不同月份中母猪淘汰头数有所不同,而10月份淘汰的母猪数最多,比例为4.87%;12月份母猪淘汰数次之,比例为4.52%;2月份淘汰母猪数最少,比例为2.41%。在各淘汰原因中,因繁殖障碍、子宫内膜炎、肢蹄病、死亡和其他原因淘汰的比例分别为:25.57%、42.47%、7.01%、19.67%和5.98%;因子宫内膜炎和繁殖障碍淘汰的母猪比例为68.04%,占淘汰母猪总数的一半以上,为该场母猪淘汰的主要原因;而子宫内膜炎为该场母猪淘汰的最主要原因。在各胎次淘汰的母猪中,以3胎和4胎母猪淘汰的比例最大,占到母猪淘汰总数的55.06%,超过半数以上;其中3胎母猪淘汰最多,占31.55%。5胎母猪淘汰的最少,仅占6.80%。在母猪死亡情况调查中,因急性胃肠胀气、产后高烧、难产及子宫脱、消化道出血、长期不食和其他原因死亡的母猪,占母猪死亡总数的比例分别为28.26%、15.22%、30.43%、5.43%、14.04%和7.61%;母猪因难产及子宫脱死亡比例最高,急性胃肠胀气次之。通过调查与分析后发现,该场全年无重大疫情发生,影响母猪淘汰的因素主要为非传染性因素;该场母猪淘汰率为35.93%,均为被动淘汰,淘汰率偏高;母猪子宫内膜炎和繁殖障碍为影响该场母猪淘汰的主要原因;因此,做好母猪子宫内膜炎和繁殖障碍的防治工作,对提高该场母猪繁殖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引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