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地震图集(远古至元时期)》所收录的宋代四次历史地震的正误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历史地震图集》作为一本在历史地震和历史地理学界使用广泛且有巨大影响的历史地图集,在历史地震史料的分析及利用上还存在不少缺陷,诸如材料引用不当、考证不够全面、原始资料解读错误等现象较为普遍。本文在对相关历史材料认真比对和解读的基础上,对《中国历史地震图集(远古至元时期)》收录的北宋时期四次历史地震进行了考证,并对其叙述的不当之处加以纠正。
引文
(1)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所、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主编《中国历史地震图集(远古至元时期)》,北京:地图出版社1990年版,115图幅,第115页。
    (1)1995年版《中国历史强震目录》和1996年《中国占今地震灾情汇总》郁收录了此次地震,发震时间亦均定为1000年1月18日前,即咸平二年十二月初九前。参见国家地震局震害防御司《中国历史强震目录》,北京:地震出版社1995年版,第21页;楼树棠《中国古今地震灾情汇总》,北京:地震出版社1996年版,第10页。
    (2)《宋史》卷301《边肃传》。
    (3)《长编》卷56,景德元年七月丙午。
    (4)《长编》卷57,景德元年八月癸酉。
    (1)《长编》卷59,景德二年四月乙亥。
    (2)《长编》卷46,成平二年十二月戊午。
    (3)《长编》卷58,景德元年十二月戊戌。
    (4)《宋史》卷67《五行志》。
    (5)《长编》卷56,景德元年四月壬戌、五月乙亥、七月癸卯。
    (1)《长编》卷56,景德元年四月壬戌。
    (2)《长编》卷56,景德元年五月乙亥。
    (3)《宋史》卷308《上官正传》。
    (4)《长编》卷56,景德元年七月癸卯、乙巳。
    (1)《长编》卷59,景德二年四月乙亥。
    (2)参见鄢家全等《中国历史地震烈度表研究》,《地震学报》2011年第4期,第522页。按该文中所修订的,2010版《中国历史地震烈度表》。V度的地表破坏特征主要为:房屋响动,或震落檐瓦,坏土城垛;Ⅵ度为:坏民居,屋瓦落,墙壁坼损,间或有倒塌者。坏城堞或城垣,石牌坊轻微损坏,塔顶损坏或坠落,石桥栏杆有损坏;Ⅶ度为杀人或压杀人畜(数十);民居多坏,房屋倾圮,房屋倾圮无算或无数;坏官民庐舍,庙宇两庑有损坏者;坏城垣、城楼,或城垣局部倒塌,土城崩,墙垣多圮;塔顶部分震圮,石牌坊顶部有震塌,桥面及桥体震裂;崖岸崩塌,山石崩落,地裂涌水。
    (3)国家地震局震害防御司《中国历史强震目录》,北京:地震出版社1995年版,第5页。
    (1)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所、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主编:《中国历史地震图集(远古至元时期)》,北京:地图出版社1990年版,111图幅,第117页。
    (1)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所、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主编:《中国历史地震图集(远古至元时期)》,北京:地图出版社1990年版,113图幅,第118页。
    (1)《长编》卷76,大中祥符四年六月戊子。
    (2)按《图集》的描述如下:宋大中祥符四年七月真定地震,坏城垒。震中:38.2°N114.6°E;震中烈度(10):Ⅵ;震级(M):4_(3/4);来源《宋史五行志》卷67。参阅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所、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主编《中国历史地震图集(远古至元时期)》,北京:地图出版社1990年版,114图幅,第118页。
    (1)《宋史》卷86《地理志》。
    (2)《宋史》卷8《真宗纪》。
    (3)《宋史》卷67《五行志》。
    (4)《长编》卷76,大中祥符四年六月戊子。
    (1)《长编》卷76,大中样符四年六月戊子。
    (2)《辽史》卷2《太祖纪下》。
    (3)《辽史》卷63《属国表》。
    (1)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所、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主编:《中国历史地震图集(远古至元时期)》,北京:地图出版社1990年版,114图幅,第118页。
    (2)参见鄢家全等《中国历史地震烈度表研究》,《地震学报》2011年第4期,第522页。
    (3)《长编》卷108,天圣七年十月丙午。
    (1)《苏学土集》卷5《地动联句》天圣己巳(七年)十月二十二日作。
    (1)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所、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主编:《中国历史地震图集(远古至元时期)》,北京:地图出版社1990年版,119图幅,第123页。
    (2)参见:贺树德《宋嘉祐二年(1057)北京大地震研究~—兼析“河北固安”说和“河北容城以北霸县至定兴一带”说》,《北京社会科学》1998年第1期,第132~138页;王仁康《宋嘉祐二年“雄州北界幽州地大震”考释——兼谈有关北京的一次古地震》,《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2期,第49~52页。
    (1)《宋史》卷12《仁宗纪》。
    (1)《宋会要辑稿》《瑞异》3之34。
    (2)《长编》卷185,嘉祐二年四月丙寅。
    (3)具体的发震日期还需进一步考证,因为从“四月二十一日,雄州又言幽州地大震”可以看出,四月二十一日可能只是地震的奏报日期,并非真正的发震日期。
    (4)引自《宋史》卷12《仁宗纪》。
    (5)引自《辽史》卷32《道宗纪》。
    (1)《长编》卷185,嘉祐二年三月戊寅。
    (2)《宋史》卷12《仁宗纪》。
    (3)《长编》卷182,嘉祐元年六月戊寅。
    (4)《宋史》卷12《仁宗纪》。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