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立面视角下小区域色彩景观研究——以西北大学长安校区为例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色彩是影响居民居住生活环境的重要因素,良好的色彩环境有利于促进人们身心健康的积极发展,因此色彩景观的研究对于生活居住环境的改善具有积极意义。鉴于现有色彩研究主观性强而客观性相对缺乏的现状,本研究引入遥感影像处理方法及景观分析方法,以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作为色彩研究数据源,"第五立面"作为研究视角,同时使用标准色卡进行实地色彩调查取证,完成了对研究区色彩景观的相关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将遥感及景观分析的研究方法应用于色彩景观的研究具有可操作性,可降低色彩研究的主观性;2)第五立面视角下,所研究对象——西北大学长安校区主色调偏冷色系,进一步分析后可获得十三种主色系及多种辅助色系,校区色彩景观具有多样性,但同时具有一定的团簇现象。该研究在推动"第五立面"色彩研究的同时,也可为色彩研究种新方法的引入提供借鉴与参考。
引文
[1]邓清华.城市色彩探析[J].现代城市研究,2002(4):51-55.
    [2]杨杨.城市色彩初探[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8(9):82-84.
    [3]Lancaster Michael.Colorscape[M].London:Academy Editions,1996.
    [4]吴薇,刘红红.城市环境中的色彩景观规划[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6,28(3):33-35.
    [5]高春留.关于城市文化发展及城市规划的探讨[J].城市地理,2015(18):16-17.
    [6]潘华.街道色彩景观规划的控制模式[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6(4):389-392.
    [7]陈群元,邓艳华.长沙市城市色彩规划与管理的实践探索[J].规划师,2011(1):91-96.
    [8]曾乐乎.长沙城市色彩景观规划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8.
    [9]衣晓霞.色彩景观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07.
    [10]纪东坡.园林色彩景观影响因素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3.
    [11]徐绍雁.城市公共空间色彩景观的研究——以重庆市为例[D].重庆:西南大学,2008.
    [12]郑志权,过伟敏,刘雄.现代居住区“第五立面”景观设计探析[J].江南大学学报,2003,2(4):48-51.
    [13]李建伟,刘科伟.城市空间结构情景规划分析——以岚皋县城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26(8):34-39.
    [14]董方圆,李国旗,王磊,等.基于遥感技术的古城建筑风格保护性监测[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2,35(12):378-381.
    [15]沈丽娜,魏安龙,张建平.基于生态策略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研究——以西北大学长安校区为例[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5(1):127-130.
    [16]梅安新.遥感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87.
    [17]贾海峰,刘雪华.环境遥感原理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97-98.
    [18]李秀珍,布仁仓,常禹,等.景观格局指标对不同景观格局的反应[J].生态学报,2004,24(1):123-134.
    [19]Baker WL,Cai Y.The R.le Programs for Multiscale Analysis of Landscape Structure Using the Grass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J].Landscape Ecology,1992,7(4):291-302.
    [20]Schumaker NH.Using Landscape Indices to Predict Habitat Connectivity[J].Ecology,1996,77(4):1210-1225.
    [21]He HS,Dezonia BE,Mladenoff DJ.An Aggregation Index(ai)to Quantify Spatial Patterns of Landscapes[J].Landscape Ecology,2000,15(7):591-601.
    [22]程德强,赵牡丹,张倩,等.Arc GIS辅助建筑物阴影分析[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6(3):86-90.
    [23]傅伯杰.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87-92.
    [24]王岱莹.冷暖色对个体心理距离远近感知的影响[D].杭州:浙江师范大学,201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