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国的生态现代化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 论文作者:LEI ZHANG ; ARTHUR P.J.MOL ; DAVID A.SONNENFELD ; 蒋芳
  • 年:2007
  • 作者机构:瓦赫宁根大学环境政策组;华盛顿州立大学社区与农村社会学系;
  • 会议召开时间:2007-09-01
  • 会议录名称:《科学与现代化》2007年第3期(总第032期)
  • 英文会议录名称:Science & Modernization
  • 语种:中文
  • 分类号:X321
  • 学会代码:XHYJ
  • 学会名称: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
  • 页数:9
  • 文件大小:534k
  • 原文格式:D
摘要
<正>引言现在,生态现代化已经成为一个广泛采用的概念,是全球环境社会科学争论的主题和前沿领域。最早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少数欧洲国家,主要是德国、荷兰和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地区1的一些国家。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这一概念在其他发达国家也变得众所周知了。同时,《环境政治》杂志也发展成为学
引文
Beck,U.(1992)Risk Society:Towards a New Modernity(London:Sage).
    Blowers,A.(1997)‘Environmental policy: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and the risk society?’Urban Studies 34(5-6):845-71.
    Buttel,F.(2000)‘Classical theory and contemporary environmental sociology:some reflections on the antecedents and prospects for reflexive modernisation theories in the study of environment and society’,in G.Spaargaren,A.P.J.Mol&Buttel(eds.),Environment and Global Modernity(London:Sage)
    Carter,N.T.&Mol,A.P.J.(eds.)(2007)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in China(London:Routledge).
    China Centre for Modernisation Research(2007)China Modernization Report 2007:Study of Ecological Modernization(Beijing:Beijing Univerisity Press)(in Chinese).
    Christoff,P.(1996)‘Ecological modernisation,ecological modernities’,Envrionmental Politics5(3):476-500.
    Esty,D.C.,Levy,M.,Srebotnjak,T.&de Sherbinin,A.(2005)2005 Environmental Sustainablity Index:Benchmarking National Environmental Stewardship(New Haven:Yale Center for environmental Law and Policy).
    He,A.H.(2006)‘Study on the changes and reformulations of the Chinese modernization index systems’,17 April.Available at:http://www.zisi.net(in Chinese)
    He,J.y.&Wu,R.H.(2001)‘Theory of 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and current environmental decision-making of China’,Journal of Chinese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4(in Chinese)
    Huang,Y.N.&Ye,P.(2001)‘A review on the 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theory in western countries’,Foreign social Science 4:1-6(in Chinese)
    Liu,Y.(2005)Phosphorous Flows in China.Physical Profiles and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Ph DDissertation(Wagenningen University).
    Mol,A.P.J.&Sonnenfeld,D.A.(2000)‘Ecological modernisation around the world:an introduction’,in A.P.J.Mol&D.A.Sonnenfeld(eds.)Ecological Modernisation Around the World:Perspective and Critical Debates,pp.3-16,(London:Frank Cass).
    Phung Thuy Phuong(2002)Ecological Modernisation of Industrial Estates in Viet Nam,Ph DDissertation(Wagenningen University).
    Sonnenefeld,D.(2000)‘Contradictions of ecological modernization:pulp and paper manufacturing in South East Asia’,Environmental Politics 9(1):235-56.
    Sonnenefeld,D.A.&Mol,A.P.J.(2006)‘Environmental reform in Asia:comparison,challenges,next steps’,Journal of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15(2):112-37.
    Zhang,L.(2002)Ecologizing Industrialization in Chinese Small Towns,Ph D Dissertation(Wageningen University)
    Scandinavian:北欧一地区,包括挪威、瑞典、丹麦、冰岛等地。
    1、除了这本报告之外,还有其他中国学者也对生态现代化进行了研究。大部分都是中文版的期刊文章,主要是一般性的介绍生态现代化及其对中国环境政策的启示。(例如.He&Wu,2004;Huang&Ye,2004;Zhang,2002;Liu,2005).
    2 、生态现代化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当时孙逸仙博士以及其他同志开始谈论中国的未来。那时,现代化意味着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折。摘自李宏图.中国现代化:历史考察.http://wl.ens-lsh.fr(网站访问时间:2007年2月10日)
    3 、“分析:现代化的梦想成真”.人民日报.2004年3月12日,http://English.Peopledaily.com.cn(网站访问时间:9 February 2007年2月9日).
    4 、主要有:国家统计局于1991年采用了16项基本指标、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个研究项目组于2001和2003年提出了一个综合的指数和指标体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个研究小组于2004年为指导“十一五”计划提出了另外的指标体系、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从2002年开始在每年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中都包含可持续发展框架下的指数和指标,而且许多指标都被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广东等地方政府所采用。
    5 、国家环保总局的副局长潘岳是三次“环境风暴”的主要推动者,他经常公开请求人们理解和支持其为治理污染所做的努力和斗争。
    6 、中国没有实现2006年的环境保护目标,即,减少4%的能源消耗和2%的污染排放。这使得“十一五”计划(2006-2010)制定的到2010年底单位GDP减少污染排放20%的目标完成起来更加困难了。
    7 、该项目的顾问组包括来自中国科学院、科技部、国务院和国内知名大学的专家学者。
    8 、中国日报,2007年1月29日第3版
    9 、生态社会是指以一系列指标表征的环境生活条件,例如安全的饮用水供应、卫生设施、平均寿命、环境服务部门的质量。
    10 、这个课题组是在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内部运作,始建于2002年,隶属于中国科学院。该课题组研究工业化、城市化、世俗化和社会福利与民主的改善等方面,每年课题经费支出仅为60万。
    11 、在中国生态现代化路径选择的基础上还提出了十个基本原则、许多战略和措施和监测指标。
    12 、早在1997年,为了服务于知识经济时代的政策制定,中国科学院就开始出版年度报告,包括科学与发展报告、高科技发展报告和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后者是由中国知名科学家牛文远领导的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编写的。
    13 、2007年2月8日中国科学院网对何传启研究员的采访(http://www.cas.ac.cn/html/Dir/2007/02/08/14/76/47.html).
    14 、http://sc.stock.cnfol.com/070129/123,1325,2669997,00.shtml
    15 、2007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http://news.xinhuanet.com/english/2007-03/05/content_5800800.htm).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