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基督教——论基督教的宗教性格及当代价值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 英文论文题名:Why we need Christianity——The Character of Christianity and Its Role in Modern Society
  • 论文作者:刘时工
  • 英文论文作者:Liu ; Shi-Gong
  • 年:2016
  • 作者机构:华东师范大学;
  • 论文关键词:基督教 ; 宗教性格 ; 公义
  • 英文论文关键词:Christianity ; personality of religion ; righteousness
  • 会议召开时间:2016-08-01
  • 会议录名称:基督教思想评论(总第二十一辑)
  • 英文会议录名称:Regent Review of Christian Thoughts
  • 语种:中文
  • 分类号:B978
  • 学会代码:ZJWH
  • 学会名称:宗教文化出版社
  • 页数:11
  • 文件大小:547k
  • 原文格式:O
摘要
把各种宗教并列在一起加以比较,每种宗教的特质就会凸显出来,这种区别于其他宗教的思维模式、情绪反应和行为倾向,就构成一种宗教的宗教性格。泛泛地谈论宗教与个人、宗教与社会有很大的误导性,因为每种宗教的宗教性格不同。基督教的宗教性格决定了它在个人生命和社会实践中的功能和命运:在个人生命中,基督教可以是一个好的导师;在社会实践中,基督教的使命也远远没有完成。现代社会依然需要基督教
The character of each religion will manifest itself when compared with other religions.The thinking mode,emotional reaction and behavioral pattern of the religion's adherents are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other religions,and this establishes the character of each religion.Discussion of religious problems such as the relation of religion and person,or the relation of religion and society in general terms can be very misleading since the character of each religion is unique to a large extent.The function and destiny of Christianity in modern times depend on its character.Christianity w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ersonal life and social practices,so it will never go away and leave us alone.
引文
[1]从总体上去把握和定位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比如宗教,难免遭到“笼统”、“泛泛”之讥,但不论是在学术研究还是生活实践中,总体上的评判毋宁说是非常常见也非常必要的。比如陈来先生就“用对比的方式,呈现儒家思想与价值的一些特性”,将其概括为“道德比法律更重要,今生比来世更重要,社群比个人更重要,精神比物质更重要,责任比权利更重要,民生比民主更重要,秩序比自由更重要,和谐比斗争有价值”,这就是一种典型的总体上的评判。(参见陈来:《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北京:三联书店,2015年。)
    [1]参见霍伊卡:《宗教与现代科学的兴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
    [1]《道德经》,第25章。
    [2]《大般涅槃经》,卷23。
    [1]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2]Reinhold Niebuhr,The Nature and Destiny of Man,New York:Charles and Scribner's Sons,1953,Vol.1,p.165.
    [1]卢梭:《社会契约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178页。
    [2]同上,第179页。
    [1]战德克:《觉海慈航》,上海佛学书局,1995年,第1页。
    [1]《马太福音》(7:7-8)。生长基督教的文明是富有活力和创造力的文明,基督教自从成为罗马国教,其主体宗教的地位在西方就未曾被动摇过。在此期间,基督教吸引了西方最精华的头脑诠释和丰富自己,基督教思想和实践的多样性深刻性即来源于此。
    [1]弗拉克纳:《伦理学》,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第137页。
    [2]柏拉图:《理想国》,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2页。
    [3]如果分别统计一下公义或意义相近的德性在各宗教经典中出现的次数,再去对比各宗教的信仰群体对待社会不公的反应,将会是一个非常有启发性的工作。
    [4]罗尔斯:《正义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1页。
    [5]参见多姆霍夫:《谁统治美国》,第一章,“美国的阶级和权力”。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年。
    [1]《马太福音》(5:45)。
    [2]弗朗斯·德瓦尔:《猿形毕露》,北京:三联书店,2015年,第215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