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一次强雷暴大风天气分析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投至:S1分会场本文对2016年7月27日北京地区出现的一次强雷暴大风天气进行天气分析,结果表明,此次为出现在弱垂直风切变环境下的一次脉冲风暴产生的下击暴流导致的雷暴大风。当天北京地区主要受低涡底部偏西气流控制,大尺度动力条件较弱,水汽条件较差,但大气层结呈现"上冷下暖"的配置有利于不稳定能量的触发。通过探空资料可知,14时较08时的对流有效位能突增至2859J/kg,逆温层减弱变浅薄,同时对流抑制能量降为0,自由对流高度降低至997h Pa,85h Pa以下的环境温度直减率接近于干绝热,同时DCAPE值增大至665J/kg,以上条件均为出现大风天气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上游对流触发后,在南下影响北京地区时有显著加强,分析其原因为复杂地形下热力条件差异形成的边界层辐合,是此次雷暴在下山过程中维持并增强的重要因素。在雷暴影响过程中,通过雷达回波图中可监测到有明显的弓状回波、速度模糊和超低空急流特征,可为及时发布预报预警提供有效参考。
引文
[1]樊李苗,俞小鼎.中国短时强对流天气的若干环境参数特征分析[J].高原气象,2013,32(1):156-165.
    [2]丁青兰,王令,卞素芬.北京局地降水中地形和边界层辐合线的作用[J].气象科技,2009,37(2):152-155.
    [3]秦丽,李耀东,高守亭.北京地区雷暴大风的天气-气候学特征研究[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6,11(6):754-762.
    [4]廖晓农,王华,石增云,等.北京地区雷暴大风日θe平均廓线特征[J].气象,2004,30(11):35-37.
    [5]廖晓农.北京雷暴大风日环境特征分析[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9,14(1):54-62.
    [6]Fujita T T,H R Byers.Spearhead echo and down bursts in the crash of an airliner[J].Mon Wea Rev,1977,105:129-146.
    [7]雷蕾,孙继松,魏东.利用探空资料甄别夏季强对流的天气类别[J].气象,2011,27(2):136-141.
    [8]王迎春,钱婷婷,郑永光,等.对引发密云泥石流的局地暴雨的分析和诊断[J].应用气象学报,2003,14(3):277-286.
    [9]陈双,王迎春,张文龙,等.复杂地形下雷暴增强过程的个例研究[J].气象,2011,37(7):802-813.
    [10]黄荣,王迎春,张文龙.复杂地形下北京一次局地雷暴新生和增强机制初探[J].暴雨灾害,2012,31(3):232-241.
    [11]王令,康玉霞,焦热光,等.北京地区强对流天气雷达回波特征[J].气象,2004,30(7):31-35.
    [12]梁爱民,张庆红,申红喜.北京地区雷暴大风预报研究[J].气象,2006,32(11):73-80.
    [13]王福侠,俞小鼎,裴宇杰,等.河北省雷暴大风的雷达回波特征及预报关键点[J].应用气象学报,2016,27(3):342-351.
    [14]胡娟,李华宏,李湘,等.云南对流性大风天气的潜势预报及雷达回波特征[J].气象科技,2015,43(6):1074-1084.
    [15]东高红,吴涛.垂直积分液态水含量在地面大风预报中的应用[J].气象科技,2007,35(6):877-881.
    [16]廖晓农,俞小鼎,王迎春.北京地区一次罕见的雷暴大风过程特征分析[J].高原气象,2008,27(6):1350-1362.
    [17]周长春,吴蓬萍,陈梁勋.成都一次脉冲风暴特征及成因分析[J].气象科技,2016,44(2):283-289.
    [18]刘九玲.一次由脉冲风暴引起的局地冰雹过程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5,17:281-28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