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冬春雪深年代际变化与南亚高压可能联系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S3利用1978年—2006年SSMR和SSM/I卫星遥感雪深反演资料和同期NCEP/NCAR再分析月平均值资料,采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合成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青藏高原冬、春雪深的时空分布演变特征,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青藏高原冬、春雪深的年代际变化与夏季南亚高压的可能联系。对1978~2005年青藏高原冬季(12月、次年1月及2月)和1979~2006年春季(3~5月)平均积雪深度标准化处理后进行EOF分析,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冬、春雪深EOF分析第一模态呈现出全区冬春一致性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即:1987(1988)年之前青藏高原冬(春)季大部地区少雪,1987(1988)年之后青藏高原冬(春)季大部地区多雪。将高原主体范围(26°N~40°N,73E°~105°E)雪深区域平均后经过标准化的指数,定义为青藏高原积雪深度指数(以下简称积雪指数),它可以反映高原积雪深度的平均状况。分析表明高原冬、春季雪深均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为少雪时期,90年代进入多雪时期,说明高原冬春雪深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确实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将东伸指数及强度指数作为南压高压的特征指数。东伸指数是指1680位势十米等值线的东伸脊点所在的经度。强度指数是指0°~40°N,40°E~120°E范围内大于1660位势十米的所有格点上的位势高度值减去1660位势十米后的差值的总和。1979~2006年夏季南亚高压的两个特征指数均具有较为明显的年代际的变化特征。20世纪90年代初以前(后),强度指数和东伸指数均较大(小),说明南亚高压的强度较强(弱),东脊点较偏东(西)。高原冬、春雪深EOF分析第一模态时间系数与南亚高压东伸指数、强度指数相关显著,说明高原冬、春雪深主要分布形态的变化与夏季南亚高压的东伸脊点位置和强度大小有非常密切的联系:积雪相对较少时,夏季南亚高压的强度较强,东脊点偏东;积雪相对较多时,夏季南亚高压的强度较弱,东脊点偏西。为讨论高原冬、春雪深的年代际变化与夏季南亚高压的可能联系,文中把1979~1987年作为高原春季少雪年,1992~2006年作为高原春季多雪年。计算高原春季少雪年与多雪年地面至200h Pa夏季平均温度的质量加权垂直积分的差值,表明春季少雪年时,当年夏季高原对其上空对流层加热作用强,尤其在南部这种加热作用尤为明显,说明高原南部地区的下垫面是在高原对大气加热过程中的关键区域。高原春季少雪年时,当年夏季高原南部对大气的感热加热比多雪年时多5~20W/m2,高原南部对大气的潜热加热比多雪年时多2~10W/m2,高原北部对大气的感热加热和潜热加热没有明显变化。说明高原春季积雪少(多)主要增强(减弱)了夏季高原南部对大气的加热作用。从气候平均图可以得到,夏季75°E~120°E对流层均为一致的上升运动。在高原春季少雪年,夏季其上空对流层的上升运动相对多雪年更强,有利于热量向高空输送,致使高原对上空对流层加热作用增强,从而造成了南亚高压较强,东脊点偏东。在高原春季多雪年,夏季高原上空对流层的上升运动明显减弱,不利于热量向高空输送,致使高原对上空对流层加热作用减弱,从而造成了南亚高压较弱,东脊点偏西。
引文
1陈海山,孙照渤.欧亚积雪异常分布对欧亚积雪异常分布对冬季大气环流的影响I.观测研究[J].大气科学,2003,27(3):304-316.
    2 朱玉祥,丁一汇.青藏高原积雪对气候影响的研究进展和问题[J].气象科技,2007,35(1):1-8.
    3 Hahn D J,Shukla J.An appar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Eurasian snow cover and Indian monsoon rainfall[J].Atmos.Sci.,1976,33:2461-2462.
    4 Dey B,O.S.R.U.Bhanu Kumar.Himalayan winter snow cover area and summer monsoon rainfall over India[J].Geophys.Res.,1983,88 (C9):5471-5474.
    5 Dickson R R.Eurasian snow cover versus Indian monsoon rainfall—An extension of the Hanh-Shukla results[J].J.Appl.Meteor.,1984,23:171-173.
    6 周国良,范钟秀,彭公炳,等.青藏高原积雪与长江中下游汛期的干涝[C]//长江三峡致洪暴雨与洪水的中长期预报.北京:气象出版社,1993年:314-319.
    7 李培基.亚洲季风模拟试验中青藏高原积雪强迫问题的讨论[J].高原气象,1996,15(3):350-355.
    8 郭其蕴,王继琴.青藏高原的积雪及其对东亚季风的影响[J].高原气象,1986,5(2):116-124.
    9 韦志刚,吕世华.青藏高原积雪的分布特征及其对地面反照率的影响[J].高原气象,1995,14(1):67-73.
    10 过霁冰,徐祥德,施晓晖,等.青藏高原冬季积雪关键区视热源特征与中国西南春旱的联系[J].高原气象,2012,31(4):900-909.
    11 钱永甫,张艳,郑益群.青藏高原冬春季积雪异常对中国春夏季降水的影响[J].干旱气象,2003,21(3):1-7.
    12 柯长青,李培基.青藏高原积雪分布与变化特征[J].地理学报,1998,53(3):209-215.
    13 朱玉祥,丁一汇,徐怀刚.青藏高原大气热源和冬春积雪与中国东部降水的年代际变化关系[J].气象学报,2007,65:946–958
    14 宋燕,张菁,李智才,等.青藏高原冬季积雪年代际变化及对中国夏季降水的影响[J].高原气象,2011,30(4):843-851.
    15 董文杰,韦志刚,范丽军.青藏高原东部牧区雪灾的气候特征分析[J].高原气象,2001,20(4):402-406.
    16 陶亦为,孙照渤,李维京,等.ENSO与青藏高原积雪的关系及其对我国夏季降水异常的影响[J].气象,2011,37(8)919-928.
    17 陈烈庭,阎志新.青藏高原冬春异常雪盖影响初夏季风的统计分析[C].//中长期水文气象预报文集(2).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1:138-141.
    18 陈乾金,高波,李维京,等.青藏高原冬季积雪异常和长江中下游主汛期旱涝及其与环流关系的研究[J].气象学报,2000,58(5):582-595.
    19 Qian Yongfu,Zheng Yiqun,Zhang Yan,et al.Responses of China’s monsoon climate to snow anomaly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J].Int.J Climate,2003,23:593-613.
    20 Zhang Yongsheng,Li Tim,Wang B in.Decadal change of the spring snow depth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The associated circulation and influence on the east summer monsoon[J].J Climate,2004,17:2780-2793.
    21 彭京备,陈烈庭,张庆云.青藏高原异常雪盖和ENSO的多尺度变化及其与中国夏季降水的关系[J].高原气象,2005,24(3):366-377.
    22 陈兴芳,宋文玲.欧亚和青藏高原冬春积雪与我国夏季降水关系的分析和预测应用[J].高原气象,2000,19(2):215-223.
    23 罗勇.青藏高原冬春季雪盖对东亚夏季大气环流影响的研究[J].高原气象,1995,14(4):505-512.
    24 张琼,钱永甫,张学洪.南亚高压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J].大气科学,2000,124(1):67-78.
    25 陶诗言,朱福康.夏季亚洲南部100毫巴流型的变化及其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进退的关系[J].气象学报,1964,34(4):385-396.
    26 罗四维,钱正安,王谦谦.夏季100毫巴青藏高压与我国东部旱涝关系的天气气候研究[J].高原气象,1982,1(2):12-10.
    27 杨云芸,李跃清,蒋兴文,等.夏季南亚高压移上高原时间特征的初步分析[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10,30(1):1-5.
    28 王跃男,张博,陈隆勋,等.夏季青藏高原大气热源与东亚大气热源及环流的关系[J].科学通报,2008,53(15):1842-1848.
    29 谭晶,杨辉,孙淑清,等.夏季南亚高压东西振荡特征研究[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5,28(4):452-460.
    30 叶笃正,张捷迁.青藏高原加热作用对夏季东亚大气环流影响的初步模拟实验[J].中国科学,1974,3:301-320.
    31 Reietr E.R.,丁一汇.青藏高原在影响行星环流反馈机制中的作用[J].大气科学,1980,4:300-309.
    32 赵平,陈隆勋.35年来青藏高原大气热源气候特征及其与中国降水的关系[J].中国科学D(辑),2001,31(4):328-332.
    33 孙国武.南亚高压季节性变化研究[C]//青藏高原气象科学实验文集(二).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152-158.
    34 于乐江,胡敦欣.青藏高原春季积雪在南海夏季风爆发过程中的作用[J].地球物理学报,2008,51(6):1682-1694.
    35 韦志刚.我国西部大尺度陆面状况的变化及其对我国夏季降水的影响[D].北京: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003.
    36 车涛,李新.利用被动微波遥感数据反演我国积雪深度及其精度评价[J].遥感技术与应用,2004,19(5):301-306.
    37 丁锋,孙照渤,刘敬乐.青藏高原冬春雪深分布与中国夏季降水的关系[J].大气科学学报,2009,32(6):783-791.
    38 魏凤英.现代气候统计诊断与预测技术(第2版)[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7.
    39 胡豪然,梁玲.近50年青藏高原东部冬季积雪的时空变化特征[J].地理学报,2013,68(11):1493-1503.
    40 赵振国.中国夏季旱涝与环境场[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8:56-65.
    41 林莉,李跃清,范广洲.印度洋海温异常与南亚高压东西振荡的关系[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08,28(14):39-45.
    42 张琼,吴国雄.长江流域大范围旱涝与南亚高压的关系[J].气象学报,2001,59(5):569-577.
    43 叶笃正,罗四维,朱抱真.西藏高原及其附近流场结构和对流层大气的热量平衡[J].气象学报,1957,28(2):108-121.
    44 李国平.青藏高原动力气象学[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2,87-8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