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产业结构,扩张就业岗位——我国就业扩张与“十五”期间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思路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 年:2001
  • 会议召开时间:2001-06-01
  • 会议录名称: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2000年研究课题汇编
  • 语种:中文
  • 分类号:F121.3;F249.2
  • 学会代码:JJYJ
  • 学会名称: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 页数:39
  • 文件大小:672k
  • 原文格式:D
摘要
经济全球化和高技术化的进程同时也是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全球化的进程。我国在调整产业结构的过程中,面临着严峻的就业问题,特别是要解决占世界人口六分之一的农民就业问题,其难度要超过20世纪解决他们的吃饭问题。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发挥不同产业自身的比较优势,切实提高相对产出率,发挥就业乘数效应。而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对高科技产业的培育。特别是我国"十五"期间劳动就业形势相当严峻,扩大就业的产业结构呈现新的变动趋势,必须全面考虑优化就业扩张的产业结构的政策思路。
引文
(1)喻文益、朱圣伟:《过剩就业经济学—人口过剩国家冗员的研究》,企业管理出版社,1994。
    (2)袁志刚:《失业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3)杨宜勇:《失业冲击波——中国就业发展报告》,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年。
    (4)蔡昉:《中国二元经济与劳动力转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
    (5)陈吉元主编:《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6)刘易斯:《二元经济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
    (7)罗纳德、伊兰伯格·罗伯特、史密斯:《现代劳动经济学——理论与公共政策》,中国劳动出版社,1991年。
    (8)樊纲:《首先要重视发挥“现实的竞争力”--新阶段中国发展战略问题思考之二》,50人论坛。
    (9)樊纲:《利用比较优势与利用“适当的技术”--新阶段中国发展战略问题思考之三》,50人论坛。
    (10)樊纲:《传统产业在中国仍大有可为--新阶段中国发展战略问题思考之四》,50人论坛。
    (11)林毅夫、蔡昉、李周:《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中国社会科学》,1999第5期。
    (12)《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战略研究》课题组:《我国“十五”期间及以后一个时期重点培育劳动力容量转移载体》,《中国经济时报》,2000年11月29日。
    (13)徐海:《我国三次产业间的结构性失业研究》,《经济纵横》1999年第8期。
    (14)王广科:《经济结构优化对策与就业结构优化》,《辽宁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
    (15)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十五”时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若干问题》,中宏网,2000年6月1日。
    (16)陈廷煊:《城市化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年第4期。
    (17)杨春瑰:《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迁入城市就业状况分析》,《广东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18)李竞能:《21世纪上半叶中国大陆人口增长、乡—城迁移与就业压力》,“海峡两岸四地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1999年10月。
    (19)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结构调整中的就业问题”课题组:《缓解就业压力要坚持城乡统筹——城市中的劳动力问题》,《经济工作者学习资料》,1998年第65期。
    (20)余恩海、刘德中:《中国就业问题研究综述》,《经济学动态》,1999年第4期。
    (21)刘泓:未来十年我国的就业形势及对策,《南开经济研究》,2000年第4期。
    (22)张小建:加入WTO对我国就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理论前沿》第16期。
    (23)东玲:劳动就业:国际比较与借鉴没,《学习月刊》2000年第3期。
    (24)林用三:走稳城乡统筹就业路子,《人民日报》,2000年2月16日。
    (25)许经勇: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的经济学分析,《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00年第3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