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应用早期尿液百草枯清除率及SIPP值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早期尿液百草枯清除率(UPCR)及百草枯中毒严重指数(SIPP)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25例从2014年3月到2016年3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血液/尿液百草枯快速定性试验结果、各时间点血液/尿液百草枯浓度、服药中毒到就诊的时间、血乳酸浓度、APACHE II评分值等,统计患者不同时间段的早期尿液百草枯清除率和百草枯中毒严重指数并计算出6h-SIPP与12h-UPCR的比值。根据患者在28d内的生存情况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分别研究以上因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在425例入选的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中有有268(63.1%)例死亡,157(36.9%)例存活;存活组和死亡组相比,入院时的血液百草枯浓度、血乳酸浓度、SIPP值和APACHE II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服药2-6h内血液快速定性试验阳性组的病死率为96.4%,明显高于血液快速定性试验阴性组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服药12-24h尿液快速定性试验转阴组的病死率为11.5%,明显低于尿液快速定性试验阳性组8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服药2-6h的SIPP值死亡组为19.8±6.7,存活组为4.9±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服药6-12h的UPCR死亡组为41.7±9.3,明显低于存活组86.3±15.8,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IPP值死亡组为4.8±2.5,存活组为1.3±1.1,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服药12-24h的UPCR死亡组为26.7±4.3,存活组为13.6±3.1,两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的6h-SIPP/12h-UPCR值为41.94±5.9,明显高于存活组5.27±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早期UPCR及SIPP值是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评估的有效指标,有助于临床上对急性百草枯患者进行早期分层。对于服药6h血液快速定性试验仍然阳性的患者,因其病死率极高,临床上应给予重视,向家属做好交代:对于服药12h尿液快速定性试验阴性的患者,因毒素基本完全排除体外,可以考虑终止血液灌流治疗,合理节省医疗资源;患者的UPCR能反应体内毒素排出情况,SIPP反应患者中毒的严重程度,因此12h-UPCR越高,6h-SIPP越低,6h-SIPP/12h-UPCR值越小,患者的生存机会就越大,预后越好。
引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