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中山地乡村公共设施规划策略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美丽乡村"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深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工程,提高村民生活质量,完善村庄基础设施是我们现阶段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滇中山地乡村公共设施进行研究,结合云南省玉溪市鹏展村、富泉村、白泥村万和村这四个村庄的公共设施现状,对山地乡村公共设施的规划进行思考,提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给予分析,结合四个村庄实际情况探寻山地乡村公共设施的规划方法,在进行村庄规划时考虑到各处公共设施的功能与定位,突出乡村特色,通过公共设施体系的规划为乡村注入新的活力,为村民提供日常活动的集散地,满足村民的需求同时又为实现美丽乡村的建设奠定基础,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基于社会公平的理念实现公共实施均等化。
引文
[1]白光润.地理科学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陈秋晓,吴霜.由“造物”走向“还原”——村庄公共空间规划方法探究[J].建筑与文化,2013,07:46-47.
    [3]杨细平,张小金.村庄整治过程中公共设施配置的标准与途径[J].规划师,2007,10:74-78.
    [4]尹艺霖,曾卫.乡村传统公共空间再塑造的策略探讨[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贵阳市人民政府.新常态:传承与变革——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6城市设计与详细规划)[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贵阳市人民政府:,2015:8.
    [5]陈振华.城乡统筹与乡村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研究[J].北京规划建设,2010,01:43-46.
    [6]张志伟.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村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2.
    [7]李阿萌,张京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研究评述及展望[J].规划师,2011,11:5-1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