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西藏地方噶厦政府俗官服饰管窥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西藏博物馆馆藏之清代西藏地方噶厦政府俗官服饰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实物资料与文献资料、图像资料的分析比较,就清代西藏地方噶厦政府官员服饰形成的历史进程以及俗官服饰的基本特点、类别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较完整地呈现出清代西藏地方噶厦政府俗官服饰的面貌,并提供了一个了解西藏博物馆服饰藏品的平台,同时梳理、归纳了清代西藏地方噶厦政府俗官服饰的基本特点。
The clothing analyzed in this paper are all from the Tibet Museum.The research on them was conducted with other documentary and pictorial evidence.The history,the categories and types,and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such clothing are presented here.The article also intends to provide a first viewing of the textile collection of the museum.
引文
(1)五世达赖喇嘛阿旺洛桑嘉措著:《五世达赖喇嘛传》第2册,陈庆英、马连龙、马林译,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7年,第749页。
    (2)[美]约翰·麦格雷格著:《西藏探险》,向红笳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36页。
    (1)[清]焦应旃:《西藏志》,康熙刊本,第101~105页。此书的成书年代为康熙年间似有误,因颇罗鼐于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仅敕封为台吉。其被晋封为多罗郡王于乾隆五年(1740年),而在书中明确呼之为“郡王”,很明显应成书于1740年后。
    (2)杨清凡:《藏族服饰史》,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54页。
    (1)[清]黄沛翘撰:《西藏图考》,李培荣付梓,李宏年、李文江同校,“所属噶布伦、戴本、碟巴等,发不束不绾,披肩后,戴平顶栽绒缎狐各帽,缀短缨或覆獭皮于顶,手持念珠,束皮靼带。遇令节或公事,噶布伦两分其发于顶,左右绾一髻,著蟒缎或氆氇绸缎褚巴。碟巴亦将发绾成一髻,戴无翅白纱帽即唐进士巾遗制。左耳垂金镶绿松石坠,大如桃,其形似鸟喙,名珰。右耳垂珊瑚坠,用大珊瑚两颗,上下金镶,名工工。身着大领窄袖绿锦短衣,缘以獭皮,袖口用五色线相接,前镶獭皮,下著黑褐百褶裙,名郭在,足著白软底皮靴,披红褐偏单佩刀,束大红花缎带。自噶布伦下至番民,手俱带骨玦。番民著大领无衩褚巴或氆氇,视其贫富为之,而所戴之帽亦然。或戴白帽,腰束皮或毛褐带,佩小刀、顺刀、碗袋、火镰等物,怀木碗,其于裆内开衩,腰两旁亦开衩,辟积腰间。”《西藏研究》编辑部编,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91页。
    (2)牙含章:《达赖喇嘛传》,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02~103页。
    (3)[英]斯潘塞·查普曼著:《圣城拉萨》,向红笳、凌小菲译,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第172页。
    (1)恰白·次旦平措、诺章·吴坚、平措次仁著:《西藏通史——松石宝串》(下册),陈庆英、格桑益西、何宗英、许德存译,西藏社会科学院、《中国西藏》杂志社,西藏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851页。
    (1)札萨:源自蒙古语“札萨克”(意为“执政官”)。清代用于西藏官名,起初品级高于噶伦,后降至噶伦以下而略高于四品。有僧官俗官,僧官札萨列于俗官札萨之前。
    (2)台吉:清代对蒙古贵族封赐的爵位名,位次辅,分四等,自一等台吉至四等台吉,相当于一品官至四品官。清代统治者将此名也沿用于西藏,同样用作贵族的封爵名。
    (3)参照政协干部恰日巴·洛桑朗杰的相关采访和前引《西藏通史——松石宝串》(下册)。
    (4)参照政协干部恰日巴·洛桑朗杰的相关采访。
    (1)Clare Harris and Tsering Shakya,Seeing Lhasa,Chicago:Serindia,2003.
    (1)[英]斯潘塞·查普曼著:《圣城拉萨》,向红笳、凌小菲译,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第165页。
    (1)库缎:原为清代官营织造生产,进贡入库以供皇室选用,因此得名,亦称贡缎。主要产地是南京、苏州,尤以南京生产的著名,被列为南京云锦的三大品种之一。清代皇帝常将此物作为赐品赏予西藏地方政府官员,因此深受西藏贵族们的喜爱,用作袍服、马褂的面料。
    (1)[英]斯潘塞·查普曼著:《圣城拉萨》,向红笳、凌小菲译,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第25页。
    (1)刘钊.李涛:《藏族服饰的流变与特色》,《西藏民俗》1994年第4期。
    (2)《藏族服饰》,中国西藏新闻网,2002年8月13日。
    (3)许新国:《郭里木吐蕃墓葬棺板画研究》,《中国藏学》2005年第1期。
    (1)据原噶厦政府噶伦夏扎·甘丹班觉老先生口述。
    (2)(英)斯潘塞·查普曼著:《圣城拉萨》,向红笳、凌小菲译,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第224页。
    (3)恰白·次旦平措、诺章·吴坚、平措次仁:《西藏通史——松石宝串》(下册),陈庆英、格桑益西、何宗英、许德存译,西藏社会科学院、《中国西藏》杂志社、西藏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671~672页。
    (1)参照政协干部恰日巴·洛桑朗杰的相关采访。
    (1)恰白·次旦平措、诺章·吴坚、平措次仁著:《西藏通史——松石宝串》(下册),陈庆英、格桑益西、何宗英、许德存译,西藏社会科学院、《中国西藏》杂志社、西藏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672页。
    (2)参照多喀尔·策仁旺杰著:《噶伦传》,周秋有译,常凤玄校,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
    (1)杨清凡:《藏族服饰史》,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53页。
    (2)安旭主编:《藏族服饰艺术》,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58页。
    (3)参照政协干部恰日巴·洛桑朗杰的相关采访。
    (4)牙含章:《达赖喇嘛传》,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02~103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