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河北省杂交棉现状分析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杂种优势是指杂交种在产量、纤维品质、抗逆性等方面优于双亲均值或优于双亲中最好亲本的现象。杂交棉与常规棉相比,具有出苗快、苗壮、植株高、现蕾、开花早、铃大而多、高适、高产等特点。随着棉花高产、优质、抗逆等育种难度的增加,利用杂种优势作为有效途径,已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截至2016年,河北省共审定棉花杂交种47个,占河北审定品种191个的24.6%;其中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共审定杂交种13个,占全省审定杂交种的27.7%。审定品种的皮棉产量相对稳定,维持在1257~1950 kg·hm~(2),2003年审定品种的皮棉产量最高,为1950 kg·hm~(2);2008年以后,审定品种的皮棉产量维持在1500~1650 kg·hm~(-2)。纤维品质没有明显改善,长度基本保持不变,断裂比强度逐渐上升,马克隆值普遍偏高;只有2006年和2009年审定品种的纤维品质较好,纤维平均上半部平均长度(mm)和断裂比强度(cN·tex~(-1))均达到30,马克隆值分别为4.5和4.8,处于标准级B级(4.3~4.9);总体来看,河北省审定的杂交种纤维品质普遍处于二级和三级,优级的品种较少;同时,上半部平均长度、断裂比强度、马克隆值表现不协调,影响了其纤维品质。衣分并没有得到提升,审定杂交种衣分先上升,后下降,且近几年下降趋势明显,201 1年衣分最高为41.5%,2015年最低为38.5%。生育期整体趋势逐渐缩短并趋于稳定,2008年以前审定的品种,生育期较长,为130 d左右;2008年以后,生育期逐渐变短,尤其是近3年审定杂交种的生育期维持在123 d左右。针对此现状,河北省杂交棉育种目标应朝着皮棉产量1800~1950kg·hm~(-2)、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mm、断裂比强度≥30 cN·tex~(-1)、马克隆值B级及以上、衣分≥40%、中早熟方向发展。
引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