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北秧歌艺人研究——以交流与传播的观点为中心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探讨秧歌之渊源,旨在秧歌艺人阶层及秧歌公演的特性。大部分研究者认为秧歌属于中国汉族文化之结晶。本文主要探讨秧歌在西北地域盛行的原因是和其发生地域与发源地域有关,探索秧歌艺人在中国历史上存在样相和秧歌演出的特性两个方面。就秧歌艺人侧面,从先秦到当代通时考察他们的踪迹;就秧歌演出的特性,从丑角、男扮女装、乞丐及卖膏药者、骑马等四个方面来进行考察。通过以上两个方面的谈讨可以窥知秧歌之发源不是中国内地。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origin of Yangko in order to reveal the characteristics of Yangko entertainers and Yangko performance.Many researchers consider Yangko as the crystallization of Chinese Han culture.However,this paper mainly explores that the reasons for the popularity of Yangko in Northwest China should be concerned with the performance regions and the source regions of Yangko.It focuses on the following two aspects:the existing state of Yangko entertainers in Chinese history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Yangko performance.With regard to Yangko entertainers,their traces are diachronically investigated from the Pre-Qin period to the contemporary era.As far 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Yangko performance are concerned,they are investigated from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clown, "a man disguised in female attire",beggar and plaster-sellers,and riding a horse.Based on the above discussion,it can be known that the source region of Yangko is not Mainland China.
引文
(1)秧歌通常举行于元宵节前后,是在北方农村公演的具有戏剧要素的化装演出,一般以舞队(公演队伍)的形式,一边行进,一边唱歌跳舞。大多数舞队会挨家挨户地访问演出,从沿门逐疫到沿门公演、乞讨,显现出一种方式上的不断发展的痕迹。舞队的角色名称和数字并不固定,包括官员、武生、老人、货商和妇人等。以年轻男女互相嘲笑的内容为主展开,一般给童子化装,使其男扮女装。舞队有先头和后尾的区分,领队者又被称为卖膏药者,他反穿着皮褂子,手持伞或灯,一副北方少数民族的打扮,有时官员(参军)也是一副少数民族的服装。公演过程中,钹、镲、鼓齐奏。(康保成:《傩戏艺术源流》,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54页。)
    (1)中国公演文化的产生乃至发源地,一般意义上都从南方和北方两个范围上讨论,本文从交流和传播的角度出发,与南方相比,将重点置于北方,展开论述。
    (2)例如,流行于广东普宁和潮安地区的英歌,又被写作‘莺歌'、‘秧歌'、‘因歌'。(康保成:《傩戏艺术起源》,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55页。)
    (1)杨志玖:《元代的吉普赛人——啰哩回回》,《历史研究》,1991年第3期,第40-47页。
    (2)在其之后,又有若干学者支持其学说,以资料补充为内容的论文为首,还有一些转述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习俗的小论文,通过这些论文介绍了其与吉普赛人相似的形象和习俗。其中的代表性文章当属竹天的《中国的吉普赛人——记甘肃永登县的蛮婆子》,《边疆通迅》,1947年,第4卷,第4期。
    (3)梅维恒(Victor H.Mair):《唐代变文》,绍明出版社,2012年,第340页。
    (4)康保成:《傩戏艺术源流》,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76-118页。
    (5)金清子:《对韩国传统人形剧的新接近》,《韩国演剧学》Vo1.2 No.1.(1985),第97页。
    (1)安祥馥:《高句丽的傀儡子戏(广大)与长川1号坟前室左壁的壁画》,韩国民俗学会,韩国民俗学,第37号,2003.6,第151-152页。
    (2)流氓首先指的是没有一定居所的流浪者,在不同的时代有着痞子、无赖等不同含义。在历代惰民(先秦)、游侠(先秦)、恶少年(先秦)、无赖辈(魏晋南北朝)、坊市恶少(隋唐)、市井凶豪(隋唐)、破落户(宋代)、捣子(宋代)、无籍之徒(元代)、光棍(明代)、喇户(明代)、无赖棍徒(清代)等多种多样称呼的群体阶层中能够发现流浪艺人的足迹。本稿将其统称为流氓,流氓的详细定义可参考陈宝良著,《中国流氓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1页的序文部分。
    (1)《史记》卷129《货殖列传》第69,景仁文化社,第817页。
    (2)《旧唐书》卷29志第9,第283页,(宋)庄绰《鸡肋编》卷下,中华书局,1997年。《旧唐书》125页中的“作偶人以戏,善歌舞”一句,稍微改动几字,以“作偶人以嬉戏歌舞”的形式出现。“窟石垒子,亦云魁石垒子,作偶人以嬉戏歌舞,本丧家乐也,汉末始用之于嘉会,齐后主高纬尤所好,高丽国亦有之”。
    (3)“傀儡子者,无定居,无当家(似应做‘家当'),穹庐毡帐,逐水草以移徙,颇类北狄之俗,男则皆使弓马,以狩猎为业,或双剑弄七丸,或舞木人头桃梗,能生人之态。殆近鱼龙曼蜒之戏,变沙石为金钱,化草木为鸟兽。能人之女则为愁眉啼,妆折腰步,露齿笑,施朱傅粉,倡哥(歌)淫乐,以求妖媚,父母夫知不戒,丞虽逢行人,振容不嫌,一宵之佳会,微嬖之余,自献于金绣服锦衣金钗钿匣之具,莫不异有之。不耕一亩田,不采一枝桑,故不属县官,皆非士民,自限浪人,上不知王公,傍不知牧宰,以无课役为一生之乐。夜则祭百神,鼓舞喧哗以祀福助。东国美浓参河远江等党为豪贵,山阳播州、山阴马州土党次之,西海党为下。其名儡则小三、日百、三千载、万岁、小君孙君等也。动韩娥之尘、余音绕梁周者,沾优不能自休。今样、古川样、足柄片下、催马乐、里鸟子、田歌、神歌、掉(棹)歌、十歌、满周、风俗、咒师、别法师之类,不可胜计,即是天下之一物也,谁不哀怜者哉?”(翁敏华:《傀儡戏三辨》,胡忌主编:《戏史辨》,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年,第270-271页。至于日文原文,请参看:大曾根章介校注:《日本思想大系》8,《古代政治社会思想》,岩波书店,1979年,第158页。)
    (1)大曾根章介的校注里也有关于傀儡子的相似记述,“傀儡指的是木偶剧中使用的人偶,在中国,被指做操纵木偶并唱歌之人。在日本,被称为党的集团,以狩猎为职业,四处漂泊。男子以剑术、人偶操纵者和奇术为生,女子以唱歌卖春为业。”(大曾根章介校注:《日本思想大系》8,《古代政治社会思想》,岩波书店,1979年,第157页。)
    (2)翁敏华:《傀儡戏三辨》,胡忌主编:《戏史辨》,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1年,第269-272页。
    (3)苏珊·惠特菲尔德:《丝路岁月》,里山,2001年,第87页。
    (4)苏珊·惠特菲尔德:《丝路岁月》,里山,2001年,第188页。
    (5)苏珊·惠特菲尔德:《丝路岁月》,里山,2001年,第189页。
    (6)苏珊·惠特菲尔德:《丝路岁月》,里山,2001年,第202页。
    (7)陈宝良:《中国流氓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112页。
    (1)陈宝良著,李治洙译:《中国流氓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269页。
    (2)陈宝良著,李治洙译:《中国流氓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268页。
    (3)陈宝良著,李治洙译:《中国流氓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68页。
    (4)《历代名臣注》卷67治道,陈宝良著,李治洙译:《中国流氓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295-296页。
    (1)陈宝良著,李治洙译:《中国流氓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448页。
    (2)陈宝良著,李治洙译:《中国流氓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449页。
    (3)陈宝良著,李治洙译:《中国流氓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450页。
    (4)陈宝良著,李治洙译:《中国流氓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623-624页。
    (5)陈宝良著,李治洙译:《中国流氓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684页。徐珂:《清稗类钞》,《戏剧类土梆戏》,中华书局,2003年,第5022页.
    (1)陈宝良著,李治洙译:《中国流氓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685页。
    (2)《康熙十年禁唱秧歌妇女》与《康熙四十五年九月驱逐秧歌妇女》,见王利器:《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23页和26页。
    (3)陈宝良著,李治洙译:《中国流氓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685页。徐珂:《清稗类钞》,《戏剧类秧歌戏》,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5067页。
    (4)刘廷玑:《在园杂志》,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62-164页。
    (1)王杰文:《仪式、歌舞与文化展演——陕北晋西的伞头秧歌研究》,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40页。
    (2)根据维吾尔语专业者所言,维语中有yengge“哥哥的老婆”一词,以土耳其语为首,据说众多Turk语中有与其相同或相似的形态和意义在使用。
    (3)康保成:《傩戏艺术源流》,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62页。
    (4)男扮女装从文化习俗的角度来看,男扮女装到底在中国历史上何时,又是如何产生的?仅限于文献范围,能够说明其具体是起源于哪个时期的例子,在现阶段还不是很令人满意,所以,本文只能限定于笔者所能涉及的资料来展开论述。
    (1)《周书》卷7《帝纪》第7《宣帝条》,《北齐书》、《周书》、《隋书》,第218页。
    (2)《隋书》卷十五《志》(第十音乐下)第522页。见标点校勘《北齐书周书隋书全77,景仁文化社。
    (3)《隋书》《音乐志77,第512页。
    (4)刘廷玑:《在园杂志》,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62-164页。
    (1)[清]顾禄:《清嘉录·桐桥倚棹录》,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93页。
    (2)[清]顾禄:《清嘉录·桐桥倚棹录》,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94页。
    (3)杨宾:《柳边纪略》,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68-69页。
    (4)薛亦水:《秧歌源流辨析》,《舞蹈艺术》,第13辑,1985年第04期,第132-133页。
    (1)笔者在2014年2月举行于河南省鹤壁市浚县的元宵节活动中,确认见到骑马行列的存在。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