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经济特区资源效率与可持续发展报告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 论文作者:钟若愚 ; 唐文 ; 管志贵
  • 年:2017
  • 作者机构: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深圳市应用经济研究会;深圳市决策咨询委员会;深圳大学人口研究所;
  • 会议召开时间:2017-01-01
  • 会议录名称:中国经济特区发展报告(2016)
  • 英文会议录名称:Annual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Special Economic Zones(2016)
  • 语种:中文
  • 分类号:F127.9
  • 学会代码:SZTQ
  • 学会名称: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
  • 页数:18
  • 文件大小:1428k
  • 原文格式:O
摘要
<正>资源环境效率是衡量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维度。本报告运用物质流(MFA)分析方法,通过区域与城市层面的资源效率DMI指标数据的分析,对比和分析中国五大经济特区的资源效率差异,进而为提高各经济特区的资源效率和可持续发展水平建言献策。
引文
[1]黄晓芬:《基于资源生产率的城市绿色竞争力研究》,同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2]苏东斌、钟若愚:《中国经济特区导论》,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3]钟若愚:《以效率和质量看待经济特区的未来发展》,《特区经济》2012年第2期。
    [4]钟若愚:《中国资源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经济学动态》2010年第7期。
    [5]钟若愚:《选择价值与城市未来》,《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10月29日。
    [6]钟若愚、林滨:《中国经济特区资源效率与可持续发展报告2013》,载陶一桃主编《中国经济特区发展报告(201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7]钟若愚、彭新才:《中国经济特区资源效率与可持续发展报告2014》,载陶一桃主编《中国经济特区发展报告(201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8]钟若愚、彭新才、管志贵:《中国经济特区资源效率与可持续发展报告2015》,载陶一桃主编《中国经济特区发展报告(201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9]黄晓芬、诸大建:《上海市经济一环境系统的物质输人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年第3期。
    [10]钟若愚:《深圳资源生产率的变迁及其影响》,《开放导报》2008年第4期。
    [11]European Communities(2001),“Economy-Wide Material Flow Accounts and Derived Indicators,A Methodological Guide”,Luxembourg:Office for Official Publications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12]Gylfason,Thorvaldur,(2001),“Natural Resources,Education,and Economic Development”,European Economic Review,Elsevier,Vol.45(4-6).
    [13]Krutilla,J.V.(1967),“Conservation Reconsidered”,American Economic Review,57(4).
    [14]OECD,(2001),“Measuring Productivity:Measurement of Aggregate and IndustryLevel Productivity Growth”,Paris:OECD Publications.
    [15]Pearoe,D.W.(2001),“Measuring Resource Productivity”,Paper to DTI/Green Alliance Conference.
    (1)钟若愚:《自然资源价值与效率问题研究》,《求索》2008年第5期;钟若愚:《中国资源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经济学动态》2010年第7期。
    (1)根据铝矿石含铝量40%、1吨粗钢需要1.6吨含铁量为62%的铁矿石等技术指标进行换算。
    (1)参见Grant Allan and Nick Hanley(2006),“The Macro-economic Rebound Effect and the UK Economy”,Report for Defra,May 200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