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马克思主义本质——基于新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视角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正>"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部分。其实早在启蒙运动时期,就有学者提出类似的设想,其中康德关于"永久和平"、亚当·斯密关于"世界市场社会"的理想鼓舞着一代又一代学人探索建构一个"全球社会"的可能性。但从单纯的理念到跃入现实,关于"全球社会"或"人类共同体"的设想经历了一个无比艰难的过程。如果没有经济全球化的先决条件,这一美好设想恐怕永远只能停留于乌托邦,不可能得到实现。
引文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5—36页。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页。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9页。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6页。
    (5)1914年12月2日,德国国会就军费案进行第二次表决时,只有卡尔·李卜克内西不顾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所谓“纪律”,独自投了反对票。
    (1)[美]威廉·I.罗宾逊:《全球资本主义论——跨国世界中的生产、阶级与国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2页。
    (1)[美]威廉·I.罗宾逊:《全球资本主义论—跨国世界中的生产、阶级与国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7页。
    (1)[美]大卫·哈维:《资本的曲折道路—乔万尼·阿里吉访谈录》,参见[意]乔万尼·阿里吉:《亚当·斯密在北京》代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1—13、31页。
    (2)阿里吉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称作是“新斯密马克思主义”道路,因而他认为:中国与此前的霸权国家不同,中国不会走向霸权,而是将带领人类进入一个新时代;从前的霸权转移均是伴随着民族国家连绵不断的战争,直到两次世界大战,而中国的崛起将可能以另外的方式,从而避免以往的命运。但阿里吉同时警告说,如果中国做不到这一点,那么新的世界战争所造成的将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大破坏,而是整个人类的灭亡。参见[意]阿里吉:《亚当·斯密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31—32、27、391等页。
    (1)参见马拥军:《跨国资本统治下的世界竞争新格局》,《天津社会科学》2016年第2期。
    (1)在2015年7月中下旬的“股灾”中,有人提出做空势力“是针对五星红旗来的”,但是马上有人追问:“敌人在哪?是谁?”有人回答是境外的做空势力,但中金所马上出来证明,并无境外热钱涌入。于是只剩下一种可能,做空势力来自境内。问题是:难道股市不允许做空?要知道,过去几年,中国股市监管的主要“成绩”被认为是引入做空机制和杠杆机制,原因正在于人们认为,世界上没有只能做多、不能做空的股市。于是,争执的焦点就集中在:到底是其他国家试图通过股灾颠覆中国政府,还是有关部门因为治理不善而遭到了股灾的惩罚?笔者无意于追究具体个案中间的是是非非,而是关注对敌、我、友的识别:为什么认定做空势力来自境外呢?难道境内的金融资本就比境外的金融资本更不嗜血?在资本过剩的中国,难道境内的热钱比境外的热钱危害一定更小?参见CAN观点:《关于股灾的国内媒体交锋:做空中国的敌人在哪里?》,http://toutiao.com/i4881445722/,2015年7月23日。
    (1)Beverly J.Silver,Giovanni Arrighi.2000.“Workers North and South.”in Leo Panitch and Colin Leys,eds.,Soc/a//st Register 2001(Theme:Working Classes:Global Realities),London:Merlin Press.pp.53—76;另可参见[美]贝弗里·J.西尔弗:《劳工的力量:1870年以来的工人运动与全球化》,张璐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224页。
    (2)《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