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政策对郊区化的影响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大城市的郊区化是资本和权利共同作用下的"空间置换",空间政策在中国大城市郊区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分别从政策构建空间和空间强化政策两个角度阐述了郊区化过程中公共政策如何在资本引导下通过因果循环影响机制推进郊区经济社会的发展。随后,笔者分析2005年——2014年间南京郊区化过程中的空间政策变化和近郊各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状态变化,认为南京市的郊区化进程基本符合上述机制过程。同时指出南京市郊区化与空间政策的相互强化和影响的过程中出现了实践中空间和政策不匹配,路径依赖下的后续动力不足,空间分割管理复杂化等问题。最后提出,自下而上崛起的社会力量和基层政府的"自强运动"将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
引文
[1]Harvey,D.,1982.The Urbanization of Capital.Brazil Blackwell Ltd,P15-16.
    [2]丁煌,定明捷.政策执行中交易成本的构成探析[J].南大商学评论,2006,02:189-201.
    [3]许剑峰.空间与政策的规划协同研究[D].重庆大学,2010.
    [4]李世峰.大城市边缘区有序协调发展机理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S1:268-271.
    [5]刘霆,谭晓萍.跨区域流动要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经济地理,2009,04:595-600.
    [6]张京祥,陈浩,胡嘉佩.中国城市空间开发中的柔性尺度调整——南京河西新城区的实证研究[J].城市规划,2014,01:43-4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