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互联网+”与新型智慧城市的若干思考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是根据王家耀院士提交中国(郑州)第三届新型智慧城市高峰论坛的PTT及录音整理,王家耀院士依据当前现状对国内外新型智慧城市提出五个思考:如城市信息化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什么?智慧城市的"根基"在哪里?、智慧城市"智"在哪里?、新型智慧城市"新"在哪里?、新型智慧城市如何建?给出了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启迪,供参考。
引文
[1](英)迈尔-舍恩伯格,(英)库克耶著.盛杨燕,周涛译.大数据时代[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6.
    [2](美)Bill Franks著.黄海,车皓阳,王悦等译.驾驭大数据[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3](美)著.王斌译.大数据挖掘[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2.
    [4](英)迈尔-舍恩柏格著.袁杰译.删除;大数据取舍之道[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1.
    [5]涂子沛著.大数据[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6](美)JureLeskovec,Anand Rajaraman,Jeffrey David Ullman著.王斌译.大数据;互联网大规模数据挖掘与分布式处理(第2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7.
    [7](美)坎塔尔季奇著.王晓海,吴志刚译.数据挖掘;概念、模型、方法和算法(第2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1.
    [8](美)Jiawei Han等著.范明等译.数据挖掘;概念与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3
    [9]段云峰,秦晓飞.大数据的互联网思维[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10.
    [10](美)埃里克·西格尔著.周昕译.大数据预测[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4.
    [11](美)Bernard Marr著.秦磊,曹正凤译.智能大数据SMART准则;数据分析方法、案例和行动纲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10
    [12](美)陈封能,(美)斯坦巴赫,(美)库玛尔著.范明等译.数据挖掘导论(完整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1.
    [13](美)Michael Manoochehri著.戴志伟,许杨毅等译.寻路大数据;海量数据与大规模分析[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11.
    [14]杨旭著.重构大数据统计[M].北京:电子出版社,2014.8.
    [15]杨轶莘著.大数据时代下的统计学[M].北京:电子出版社,2015.9.
    [16]陈建英,黄演红著.互联网+大数据-精准营销的利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8.
    [17]吴朝晖,陈华钧,杨建华著.空间大数据信息基础设施[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1.
    [18](美)库兹韦尔著.李庆诚,董振华,田源译.奇点临近(2045年,当计算机智能超越人类)[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3.
    [19](美)杰瑞·卡普兰著,李盼译.人工智能时代(人机共生下财富、工作与思维的大未来)[M].浙江人民出版,2016.4
    [20](美)雷·库兹韦尔著.盛杨燕译.人工智能的未来(揭示人类思维的奥秘)[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