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农业规模化生产的镇域村庄体系规划引导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转型的特殊时期,农业生产方式也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传统小规模的家庭生产方式已不能满足新时期的需求,而以农业规模化生产为代表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方式逐渐被各级政府认可而得到推广。另一方面,农业规模化生产对于农业地区的影响不仅局限于经济行为的转变,更涵盖了社会、经济和空间等各个方面,特别是对村庄体系的空间组织模式以及农村的产业发展模式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以武汉市新洲区邾城街道为例,根据实地调研所得的数据,总结出该地区农业生产及村庄发展的现状问题,从农地规模化与农业产业化两个层次,探索出一条适合农业镇发展的村庄体系布局模式和农村社区产业发展模式,以新的视角,实现城与乡、村与村、空间与产业的协调发展。
引文
[1]范凌云.城乡关系视角下城镇密集地区乡村规划演进及反思——以苏州地区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15(6):106-13.
    [2]胡冬冬,张古月.农业规模经营导向下的中部平原地区村庄体系布局[J].规划师,2014(3):22-27.
    [3]郁海文,陈晨,赵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规划研究—以中原某市农村地区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14(02):87-93.
    [4]黄晓芳,张晓达.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的新农村规划体系构建初探——以武汉市为例[J].规划师,2010(07):76-9.
    [5]宋小冬,吕迪.村庄布点规划方法探讨.城市规划学刊.2010(05).
    [6]陶岸君,王兴平,王海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发达地区村庄布点规划方法[J].规划师,2016(01):83-88.
    [7]梅钊,胡刚,陆水松,冯文国.多因子指数和法在村庄布点规划的应用浅析——以临泉县村庄布点规划为例[J].小城镇建设,2015(07):71-75.
    [8]赵丹,刘科伟,许玲.快速城镇化背景下镇域村庄体系研究—以咸阳市礼泉县烟霞镇为例[J].城市规划,2013(7):77-82.
    [9]赵之枫.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村庄体系规划研究[J].规划师,2011(增刊1):211-21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