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制度的比较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从下位法立法滞后、裁量程序不当和利益集体缺失三个方面阐述我国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的制度困境,对国内外规划参与的制度设计进行制度环境、参与组织、参与程序等方面的比较分析,认为我国规划参与制度存在制度外观、制度内涵表里不一的悖论,应在平衡效率与公平、周密程序与灵活对策、公众-政府制衡与政府内部制衡几组倾向的基础上对成熟的参与制度设计进行借鉴学习。最后建议我国规划参与的制度改进应关注治理环境、社会结构、制度体系等特色国情,从平衡结果正义与"程序正义"、兼顾基层治理与非政府组织参与、衔接通则性制度与细则性制度三个方面着手。
引文
[1]Nagy B.Manual on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Environmental Decision making:Current Practice and Future[C]//Center for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2013.
    [2]Rowe G,Frewer L J.Public Participation Methods:A Framework for Evaluation[J].Science Technology Human Values,2013,25(1):3-29.
    [3]Summers E.Improving Legal Processes-A Plea for"Process Values,"60CORNELL L[J].REV,1974,1:23.
    [4]Tanaka M T.Public participation using consensus building for land use plann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J].2005.
    [5]Thomas J C,柏瑛(译).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6]蔡定剑.公众参与及其在中国的发展[J].团结,2009,04:32-35.
    [7]蔡定剑.公众参与:欧洲的制度和经验[M].法律出版社,2009.
    [8]陈振宇.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程序研究[M].法律出版社,2009.
    [9]郭彦弘.从花园城市到社区发展--现代城市规划的趋势[J].城市规划,1981,02:93-101.
    [10]黄宗智,龚为纲,高原.“项目制”的运作机制和效果是“合理化”吗?[J].开放时代,2014,05:143-159+8.
    [11]梁鹤年.公众(市民)参与:北美的经验与教训[J].城市规划,1999(5):49-53.
    [12]刘平,(德)鲁道夫·特劳普-梅茨.地方决策中的公众参与:中国和德国[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
    [13]莫文竞.西方城市规划公众参与方式的分类研究--基于理论的视角[J].国际城市规划,2014,29(5):76-82.
    [14]裴娜.城乡规划领域公众参与机制研究[M].中国检察出版社,2013.
    [15]孙施文,殷悦.基于《城乡规划法》的公众参与制度[J].规划师,2008,24(5):11-14.李强社区
    [16]张庭伟.美国规划机构的设置模式:分析和借鉴[J].规划师,2005,14(3):9-11.
    [17]赵燕菁.公众参与:概念·悖论·出路[J].北京规划建设,2015(5):152-155.
    [18]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公共参与手册[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19]周其仁.产权与制度变迁[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20]朱介鸣.西方规划理论与中国规划实践之间的隔阂--以公众参与和社区规划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12(1).
    [21]朱芒.论我国目前公众参与的制度空间[J].中国法学,2004.
    (1)引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公报2016年第7号)。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6/content_5051277.htm.
    (2)新加坡前任总理吴作栋曾将新加坡式的民主概括为“托管式民主”,认为不应以民主本身为目的,而应体现为人民谋福祉的实质诉求。
    (3)亚当·斯密认为政府应做“守夜人”,履行保护社会安全,设立严正的司法机构和建立维持公共工程的职能,而不应做包揽“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人”。转引自周其仁(2002)。
    (4)奥尔森提出“集体行动逻辑”,认为只有个人占集体的份额大于成本占收益的份额时,才会产生集体行动的动力。因此往往少数人可以有效行动,而大众却无法动员。转引自赵燕菁(201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