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长链脂肪酸组合对体外瘤胃细菌发酵和群体结构的影响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试验前期采用6种不同长链脂肪酸体外发酵的试验表明,饱和程度对瘤胃微生物的发酵模式有一定的调控作用,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出了对瘤胃微生物发酵模式(乙酸型发酵、丙酸型发酵、丁酸型发酵等)适宜的脂肪酸组合。但这些组合是否通过影响瘤胃细菌群体结构的机制来影响其发酵模式的尚不得而知。因此,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长链脂肪酸组合对体外培养瘤胃细菌发酵和群体结构的影响。以3头瘤胃瘘管奶牛提供瘤胃液,对照(A)组底物含5%脂肪酸钙,试验组培养底物中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的含量分别为1.5%、1.0%、0.5%和1.5%(B组,乙酸型发酵),1.5%、1.0%、1.5%和1.0%(C组,丙酸型发酵),1.0%、1.5%、1.5%和0.5%(D组,丁酸型发酵)以及1.5%、0.5%、0.5%和1.0%(E组,总挥发性脂肪酸型发酵)。在培养后0、3、6、12、18、24 h采集培养液,测定pH、氨氮浓度和瘤胃细菌含量。试验结果表明:1)培养液pH在组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C组的培养液氨氮浓度显著高于B、D组(P<0.05)。2)除白色瘤胃球菌,其他菌属含量在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培养底物中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分别为1.5%、1.0%、0.5%和1.5%(B组,乙酸型发酵)时,培养液琥珀酸拟杆菌、生黄瘤胃球菌、蛋白溶解梭菌和嗜淀粉瘤胃杆菌含量高于其他各组(P<0.05);培养底物中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分别为1.5%、1.0%,1.5%和1.0%(C组,丙酸型发酵)时,培养液溶纤维丁酸弧菌、降解淀粉瘤胃球菌和埃氏巨球菌含量高于其他各组(P<0.05)。3)以所测得的种属计瘤胃细菌总量,则以1.5%、1.0%,1.5%和1.0%组(C组,丙酸型发酵)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另外,培养液埃氏巨球菌含量最高,为优势菌。综合以上结果得出,脂肪酸组合对瘤胃细菌总量和大部分细菌种属含量有显著影响,并与其发酵模式有关。
引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