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施肥灌溉模式对马铃薯产量及水肥利用率的影响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试验采用常规沟灌与滴灌灌溉方式,施肥方式采用沟施与滴施等10个处理,研究不同施肥灌溉方式对马铃薯产量及水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常规沟灌土壤上层盐分的浓度高于滴灌,而随着土层的加深,滴灌土壤的盐分浓度逐渐高于沟灌;与常规施肥(1 800 kg/hm~2)相比,通过膜下滴灌,随水精准施肥,水分、肥料在土壤中分布均匀,肥水利用率最高,植株生长可控,有利于植株的发育、块茎的形成和提高产量,在施肥量减半(900 kg/hm~2),灌水量为常规沟灌的43.60%条件下,产量最高,效益最好。
引文
[1]刘新永,田长彦.棉花膜下滴灌水氮耦合效应研究[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7,13(2):286-291.
    [2]赵志成,杨显贺,李清明,等.不同膜下滴灌方式对设施黄瓜生理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4,33(22):6 597-6 605.
    [3]陆家环,王榜列,王仕玥,等.马铃薯“3414+1”肥效试验[J].河北农业科学,2011,15(3):48-50.
    [4]秦军红,陈有君,周长艳,等.膜下滴灌灌溉频率对马铃薯生长、产量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3,21(7):824-830.
    [5]华树东,王春明,张忠敏.马铃薯节水灌溉技术研究[J].现代化农业,2010(3):31.
    [6]李云平.马铃薯施肥效应与施肥技术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07(5):150-151.
    [7]刘向梅,孙磊,李功义,等.氮磷钾肥施用量及施用时期对马铃薯养分转运分配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3(4):59-6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