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海上神仙传说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 论文作者:李显光
  • 年:2016
  • 作者机构:台湾中华宗教哲学研究社;天人修道学院;
  • 会议召开时间:2016-04-01
  • 会议录名称:宗教与民族(第十辑)
  • 语种:中文
  • 分类号:B958
  • 学会代码:SODJ
  • 学会名称: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系
  • 页数:13
  • 文件大小:539k
  • 原文格式:O
摘要
<正>巫觋道、方仙道、黄老道是道教的三个源头,许地山认为"巫觋道和方术预备了道教的实行方面,老庄哲学预备了道教的思想根据。"巫觋道与黄老道产生于中国本土,方仙道则融合许多来自中国境外的因素。顾颉刚指出"中国古代留传下来的神话中,有两个重要的大系统:一个是昆仑神话系统;一个是蓬莱神话系统。昆仑神话发源于西部高原地区,
引文
(1)顾颉刚《庄子和楚辞中昆仑和蓬莱两个神话系统的融合》,中华文史论丛1979。
    (2)《真诰·协昌期》描述“东海之外有修佛道者,其国曰方诸,其人以长生为道,不死为乐,其方诸之国…其地草木茂蔚而华实,有不死草,蒨粲而不凋,万岁常青,食之不死。有甘泉水,所在有之,饮其水亦不死,人皆长生。”
    (1)《汉书·西域传上》“自玉门、阳关出西域有两道。从鄯善傍南山北,波河西行至莎车,为南道;南道西踰葱岭则出大月氏、安息。自车师前王廷随北山,波河西行至疏勒,为北道;北道西踰葱岭则出大宛、康居、奄蔡焉。”
    (2)《史记·西南夷列传》元狩元年,博望侯张骞使大夏,来言居大夏时,见蜀布、印竹杖,使问所从来,曰从东南身毒国,可数千里,得蜀贾人市。或闻卭西可二千里,有身毒国。骞因盛言大夏在汉西南,慕中国,患匈奴隔其道,诚通蜀身毒国,道便近,有利无害。于是天子乃令王然于梧始昌吕越人等,使间出西夷,西指求身毒国。至滇,滇王尝羌乃留为求道十余辈,岁余,皆闭昆明,莫能通身毒国。
    (1)云南省博物馆编《云南江川李家山古墓群发掘报告》,转引自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68-69页。
    (1)《隋书·经籍志》中有婆罗门诸仙药方、西域波罗仙人方、西域名医所集要方、婆罗门药方、婆罗门药方、耆婆(释迦牟尼在世时代的耆婆有医王之称)所述《仙人命论方》、耆婆《脉经》、耆婆《五藏论》、南海药谱、塞上方、龙树菩萨药方、干陀利治鬼方、新录干陀利治鬼方、摩诃出胡国方、龙树呪法、释县鸾撰《疗百病杂丸方》与《论气治疗方》、沙门行矩撰诸药异名。所载西域、婆罗门、胡国等医学方书甚多,足证印度医学早经婆罗门教徒传来我国。医方书中,外来的医方屡见不鲜。如《千金要方》、《外台秘要》等书中记有较多的印度、高丽、波斯等国的医方。元末明初编撰的《回回药方》,介绍阿拉伯医药。
    (2)《史记·孟子苟卿列传》引据邹衍的地理观说,天下有九个九州岛,共八十一州,中国只是其中一州,故称赤县州。州之间有小海环绕,互不相通,最外有大海环绕,便是天地的边界。
    (3)《山海经·海内经》“东海之内,北海之隅,有国名曰朝鲜、天毒。”注“天毒,即天竺国。”
    (4)王治来《中亚史》第1卷69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又参见江玉祥主编《古代西南丝绸之路研究》第二辑47页,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中国人认为古罗马并非野蛮人,与中国一样是有文化的。《魏书·西域传》“其人端正长大,衣服车旗拟仪中国,故外域谓之大秦。”
    (2)玉尔:《中国道程志》(H·Yule,Cathay and the way thither)第2卷197页,伦敦1915年版。转引自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58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我国古代拂蒜指东罗马帝国。《新唐书·西域传·拂蒜》“拂菻,古大秦也,居西拂菻,古大秦也,居西海上,一曰海西国。”
    (2)饶宗颐:《太清金液神丹经(卷下)与南海地理》,见《选堂集林》、香港中华书局1989年版。
    (1)《公元二世纪道教的政治宗教运动》(《Remarques Sur les mouvements du taoisme politicoreligieux auⅡSiecIe ap》),该文为法国享有盛名的学者、法兰西学院教授史太安(R·A·Stein)所撰,原载《通报》(T'onng Pao)第50集第13册,朱越利译《公元2世纪政治的宗教的道教运动》,《国际汉学》第八辑,第371-435页。大象出版社,2003年5月第一版。
    (2)按《唐通典》云:大秦一名犁轩亦日拂练,去长安四万里,其地平正,有四百余城,小国役属者数十,其人长大有类中国,其王无常,人皆筒立贤者。
    (3)《北史》卷九十七:大秦国一名?轩,都安都城,从条支西渡海曲一万里,去代三万九千四百里。其海滂出犹渤海也,而东西与渤海相望,盖自然之理。地方六千里,居两海之间。其地平正,人居星布,其都王城分为五城,各方五里,周六十里,王居中城。城置八臣以主四方,而王城亦置八臣分主四城。若谋国事及四方有不决者,则四城之臣集议所,王自听之然后施行。
    (4)汉制,百户为一里,十里一亭,十亭一乡,每亭设公舍一间,供行人止息。
    (1)《梁书·诸夷传·扶桑国》“扶桑在大汉国东二万余里,地在中国之东,其土多扶桑木,故以为名。云笈七签卷二十二:扶桑东又有祖洲,在东海之中。地方五百里,去岸七万里。上有不死芝草,形状似菰苗,长三四尺,一名养神芝。其叶似菰,生不丛株。食之飞行上清,已死之人,覆之则生。
    (2)《隋书》卷81列传第46《东夷》:倭国……男女多黥面文身,没水捕鱼,无文字,唯刻木结绳,后于百济求得佛经,始有文字,知卜筮,尤信巫觋。
    (1)[美]劳费尔著,林筠因译:《中国伊朗编》,商务印书馆,2001年3月,第213页。
    (1)张晓华:《公元前后的国际环境对佛教传入中国的影响》,烟台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2)参见岑仲勉:《秦代已流行佛教之讨论》,收于中国佛教史专集《汉魏两晋南北朝篇》22-29页,大乘文化出版社,1977年。
    (3)方汉文:《萨满、羡门与沙门:佛教人华时间新释》,中国文化研究(京)2004年第1期。
    (4)参见岑仲勉:《秦代已流行佛教之讨论》。
    (1)见《孟子·万章》;《仪礼·丧服》“禽兽知母而不知父,野人曰:‘父母何笄焉!'都邑之士则知尊祢矣。”贾公彦疏引《论语》郑玄注“野人粗略,与都邑之士相对。亦谓国外为野人。”南朝齐祖冲之(429-500)撰《述异记》有“大食王国,在西海中。有一方石,石上多树,干赤叶青,枝上总生小儿,长六七寸,见人皆笑、动其手足,头着树枝。使摘一枝。小儿即死。”正是孟子所谓齐东野人之语。
    (2)《庄子》中引用大量或发源或流行于齐国的神话,《秋水》说“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成玄英疏“河伯沿流东行,至于大海,聊复顾眄,不见水之端涯,方始回旋面目,高视海若,仍慨然发叹,托之野语”。是说河伯望洋而叹,改变态度。
    (3)许地山:《道教史》上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初版,第182页。
    (4)陈垣:《元西域人华化考》考定西域的范围是“汉武以前,大抵自玉门关、阳关以西,至今新疆省止,为西域。其后西方知识渐增,推而至葱岭以西,撒马尔干、今俄领土耳其斯坦,及印度之一部,更进而至波斯、大食、小亚细亚,及印度全部,亦称西域。”
    (1)余太山:《两汉魏晋南北朝正史西域传所见西域诸国的宗教、神话传说和东西文化交流》,西北民族研究(兰州)2001年第3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