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南京与金中都的中原文化情结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 论文作者:靳宝
  • 年:2016
  • 作者机构: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所;
  • 会议召开时间:2016-02-01
  • 会议录名称:北京史学论丛(2015)
  • 语种:中文
  • 分类号:C912.81;K246
  • 学会代码:SYLL
  • 学会名称: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 页数:10
  • 文件大小:516k
  • 原文格式:O
摘要
<正>北京是一座世界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三千多年的建城史、八百余年的建都史,历史文化遗存丰富,影响深远。而辽南京城与金中都城的修善与营建,反映了北京城市历史发展的重要轨迹,对北京都城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同时,这两个时期的城市建设与发展,折射出北方民族的浓厚中原文化情结。一、辽朝汉化与辽南京设置早在唐代,契丹人就与中原地区不断交流,虽然是以遣使朝贡、受唐册封的
引文
(1)[元]脱脱等:《辽史》卷七二《宗室列传·义宗》,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
    (2)《辽史》卷四八《百官志四》。
    (3)[宋]欧阳修:《新五代史》卷七二《四夷附录一》,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
    (1)[宋]薛居正等:《旧五代史》卷七五《晋书·高祖纪一》,中华书局点校本,1976。
    (2)[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四,《开运二年》,中华书局,1956。
    (3)《旧五代史》卷一三七《外国列传》。
    (4)宋德金:《辽朝正统观念的形成与发展》,《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6年第1期。
    (5)《新五代史》卷一七《晋家人传》。
    (6)宋德金:《辽朝正统观念的形成与发展》,《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6年第1期。
    (7)同上。
    (8)《新五代史》卷七二《四夷附录一》。
    (1)《辽史》卷三七《地理志一》。
    (2)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427页。
    (3)郝红暖,吴宏岐:《辽、西夏、金都城建设对中原制度的模仿与创新》,《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4)诸葛净:《辽金元时期北京城市研究》,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5)同上。
    (6)《辽史》卷三九《地理志三·中京道》。
    (7)[宋]路振:《乘轺录》,赵永春编注:《奉使辽金行程录》,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
    (8)郝红暖,吴宏岐:《辽、西夏、金都城建设对中原制度的模仿与创新》,《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1)[清]赵翼撰,王树民校正:《廿二史札记校正》卷二七《辽燕京》,中华书局,1984。
    (2)于德源:《辽南京(燕京)城坊、宫殿、苑囿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0年第4期。
    (3)同上。
    (1)诸葛净:《辽金元时期北京城市研究》,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2)梁启超:《饮冰室文集》之《新史学·正统论》,中华书局,1984。
    (3)宋德金:《正统观与金代文化》,《历史研究》1990年第1期。
    (4)[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一四《政宣上帙》,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5)[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一六《政宣上帙》,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6)[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一七,《绍兴七年十一月》,中华书局,2013。
    (7)[宋]熊克:《中兴小纪》卷二三,中华书局,1985。
    (8)《三朝北盟会编》卷一六六《炎兴下帙》。
    (9)[宋]宇文懋昭:《大金国志》卷一三《海陵炀王上》,中华书局,1986。
    (1)[元]脱脱等:《金史》卷一二九《张仲轲传》,中华书局,1975。
    (2)《金史》卷八四《诺延温敦思忠传》。
    (3)《金史》卷一二九《李通传》。
    (4)《三朝北盟会编》卷一四二《炎兴下帙》。
    (5)《大金国志》卷一三《海陵炀王上》。
    (6)宋德金:《正统观与金代文化》,《历史研究》1990年第1期。
    (7)《大金国志》卷一四《海陵炀王中》。
    (1)《三朝北盟会编》卷二四四,引张棣《金虏图经》。
    (2)[清]于敏中等编纂:《日下旧闻考》卷三七《京城总记》,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
    (3)王岗:《海陵王与金中都》,《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三辑,2007。
    (4)宋德金:《正统观与金代文化》,《历史研究》1990年第1期。
    (5)叶晓军:《中国都城发展史:成熟时期的都城》,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238页。
    (6)[宋]范成大:《范成大笔记六种》,中华书局,2002。
    (1)沈平:《兴庆府与金中都比较研究》,《中国古都研究》第九辑,1991。
    (2)王岗:《海陵王与金中都》,《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三辑,2007。
    (3)景爱:《金上京》,三联书店,1991,61页。
    (4)刘春迎:《论北宋东京城对金上京、燕京、汴京城的影响》,《河南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5)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452页。
    (6)宋德金:《正统观与金代文化》,《历史研究》1990年第1期。
    (1)陈朝云:《北宋东京皇城、宫城问题考辨——兼与孔庆赞先生商榷》,《郑州大学学报》1997年第6期。
    (2)孔庆赞:《北宋东京四城制及其对金中都的影响》,《历史研究》1991年第6期。
    (3)诸葛净:《辽金元时期北京城市研究》,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4)景爱:《金中都与金上京比较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1年第2期。
    (5)沈平:《兴庆府与金中都比较研究》,《中国古都研究》第九辑,1991。
    (6)诸葛净:《辽金元时期北京城市研究》,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7)同上。
    (1)《金史》卷五《海陵纪》。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