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左联的抗战文艺传播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正>日本对中国觊觎已久,甲午之战,中国海陆均失利。不少志士由伤师辱国之痛而深受激励,"能知爱国,能知忧国,能欲救国者","何尝不因甲午而启之也"!~((1))自此,至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到抗战胜利。半个世纪中,无数爱国、忧国者,前赴后继地投入抗战洪流,并积极地以文艺鼓动、宣传群众。诚如鲁迅说:"盖诗者,撄心者也"~((2)),"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3))抗战文艺传播的主体可以是独立的个体,但他往往不及团体的声势大,影响广。其中鲁迅领导的左联的抗战作用颇为深广,这些有着共同思想倾向、情
引文
(1)南社编:《阮烈士遗集》,1913年。
    (2)《坟》,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77页。
    (3)同上书,第286页。
    (1)《南腔北调集》,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10页。
    (2)《花边文学》,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版,第88页。
    (1)《鲁迅许寿裳信》,《鲁迅全集·书信》,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71页。
    (2)《鲁迅李秉中信》,《鲁迅全集·书信》,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74页。
    (1)闻一多《时代的鼓手》,《闻一多全集》,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399页。
    (1)胡风:《文学与生活民族革命战争与文艺》,《胡风全集》第2卷,湖北民出版社出1999年版,第341页。
    (1)胡风:《文学与生活·民族革命战争与文艺》,《胡风全集》第2卷,瑚北民出版社出1999年版,第341页。
    (2)《语丝》第七十二期,1926年3月29日。
    (1)王荣:《中国现代叙事诗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06页。
    (2)《鲁迅全集》第6卷,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49页。
    (3)《鲁迅全集》第3卷,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98页。
    (1)《〈东流〉及其他》,1934年10月1日《文学》第3卷第4期。署名“若”。
    (1)洛易斯·惠勒,斯诺:《斯诺眼中的中国》,中国学术出版社1982年版。
    (1)郁达夫:《回忆鲁迅》,选自《郁达夫自传》,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243页。
    (2)张梦阳:《鲁迅研究学术论著资料汇编》,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0年版,第347页。
    (3)《集外集拾遗·文艺的大众化》,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版,第171—172页。
    (1)张梦阳:《论巴对鲁迅研究的历史贡献》,《上海鲁迅研究》1991年3月,第256页。
    (1)无茶,苦茶,日语乱七八糟一塌糊涂也。
    (1)《文艺大众化问题》,《茅盾全集》第21卷,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45页。
    (2)话剧剧本《八百壮士》,汉口上海杂志公司1938年版。
    (1)据《赛金花》演出节目单。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