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的线条与色彩:《野草》视觉意识与艺术现代性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正>不必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文学、美术、音乐等等,作为艺术,在符号、规范的差异背后,心灵是息息相通的。文学家之爱画——赏画甚至画画,自然不在少数,鲁迅与美术,即是一例,亦是诸家常谈的话题,李允经、王观泉、马蹄疾、李鸥梵、陈丹青等,都对相关话题做过精彩评述。鲁迅文学创作中所显现的线条、构图和色彩,或者说文学中的美术——视觉意识,是与上述话题不同然而相关的问题,同样呈现画面和形象,文学通过语言文字,诉诸想
引文
(1)转引自刘旦宅:《一百个齐白石抵不上一个鲁迅?》,《中国书画》2003年第2期。
    (2)陈丹青:《鲁迅与美术》,中国艺术研究院“鲁迅论坛”论文,《南方周末》2011年1月26日。
    (3)鲁迅:《书信·350909致李桦》,《鲁迅全集》第13卷,第207页。本文所引《鲁迅全集》均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不另注。
    (4)李欧梵:《铁屋中的呐喊》,尹慧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91页。
    (5)陈丹青:《鲁迅与美术》,在中国艺术研究院“鲁迅论坛”论文,《南方周末》2011年1月26日。
    (1)(2)陈丹青:《鲁迅与美术》,在中国艺术研究院“鲁迅论坛”论文,《南方周末》2011年1月26日。
    (1)[德]歌德:《诗与真》,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上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445页。
    (1)鲁迅:《三闲集·看司徒乔君的画》,《鲁迅全集》第4卷,第72-73页。
    (2)鲁迅:《故事新编·补天》,《鲁迅全集》第2卷,第345-346页。
    (3)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女吊》,《鲁迅全集》第6卷,第617-618页。
    (1)鲁迅:《野草·秋夜》,《鲁迅全集》第2卷,第163页。
    (2)鲁迅:《故事新编·补天》,《鲁迅全集》第2卷,第345-346页。
    (3)鲁迅:《野草·腊叶》,《鲁迅全集》第2卷,第219页。
    (1)鲁迅:《野草·秋夜》,《鲁迅全集》第2卷,第162-163页。
    (1)鲁迅:《野草·好的故事》,《鲁迅全集》第2卷,第185页。
    (2)鲁迅:《野草·好的故事》,《鲁迅全集》第2卷,第185-186页。
    (1)(2)鲁迅:《野草·死火》,《鲁迅全集》第2卷,第195页。
    (3)李欧梵:《铁屋中的呐喊》,尹慧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李允经:《鲁迅与中外美术》,书海出版社2005年版,第195页。
    (2)陈浩:《“恶魔的美”:鲁迅与唯美主义》,《鲁迅:跨文化对话》,大象出版社2006年版,第102-108页。
    (1)鲁迅:《译文序跋集·<域外小说集>序言》,《鲁迅全集》第10卷,第155页。
    (2)鲁迅曾经说:“现在的新文艺是外来的新兴的潮流,本不是古国的一般人们所能轻易了解的,尤其在这特别的中国。”(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关于<小说世界>》,《鲁迅全集》第8卷,第112页)“新文学是在外国文学潮流的推动下发生的,从中国古代文学方面,几乎一点遗产也没摄取。”(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中国杰作小说”小引》,《鲁迅全集》第8卷,第399页)
    (3)[日]坂垣鹰穗:《近代美术史潮论》,鲁迅《鲁迅译文集》第3卷,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381、382页。
    (1)[日]坂垣鹰穗:《近代美术史潮论》,鲁迅《鲁迅译文集》第3卷,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381、382页。
    (2)同上书,第269页。
    (3)[德]沃林格尔:《抽象与移情》,王才勇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3-34页。
    (4)[德]沃林格尔:《哥特形式论》,张坚、周刚译,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69页。
    (1)[日]山岸光宣:《表现主义诸相》,鲁迅《鲁迅译文集》第8卷,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316页。
    (2)[美]H.H.阿纳森著,邹德侬等译《西方现代艺术史》,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年版,第172页。
    (3)唐纳德·雷诺兹,罗斯玛丽·兰伯特,苏珊·伍德福特:《剑桥艺术史》,钱乘旦等译,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年版,第220页。
    (4)[日]山岸光宣:《表现主义诸相》,鲁迅《鲁迅译文集》第8卷,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316页。
    (5)鲁迅晚年自费精印出版《珂勒惠支版画选集》,并计划出版《E·蒙克画集》,已于病中编好,因病故未出。
    (1)[美]H.H.阿纳森《西方现代艺术史》,邹德侬等译,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年版,第173页。
    (2)鲁迅与柔石于1928年底成立朝花社,并出《朝花》周刊(次年改为《朝花》旬刊),开始搜集珂氏版画。
    (3)鲁迅晚年计划出版《E蒙克画集》,已于病中编好,因病故未出。
    (4)1913年3月9日和5月18日,鲁迅日记均记有“收二弟所寄德文《近世画人传》二册”(鲁迅:《日记》,《鲁迅全集》第4卷,第48页、58页),据崔云伟介绍,该书为德文版《现代插图画家传记丛书》,慕尼黑—莱比锡佩珀出版社出版,其中一册为《爱德华·蒙克》(崔云伟:《独战众数的精神界战士——鲁迅与表现主义的先驱者凡·高、蒙克》,上海鲁迅纪念馆编:《鲁迅与中国社会文化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3年)。
    (1)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写于深夜里》,《鲁迅全集》第6卷,第500页。
    (2)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序目》,《鲁迅全集》第6卷,第471-472页。
    (1)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序目》,《鲁迅全集》第6卷,第471页。
    (2)同上书。第477-678页。
    (3)同上书。
    (4)在鲁迅藏书中有1912年德文版的Aubrey Beardsley,此书注有“1913年3月9日,二弟所寄”,是由当时仍在日本的周作人所寄。(参见徐霞:《“比亚兹莱”的中国旅程——鲁迅编<比亚兹莱画选>有关文化、翻译、艺术的问题》,《鲁迅研究月刊》2010年第7期)。
    (1)据鲁迅日记,1924年4月4日记有“丸善书店寄来《比亚兹莱传》一本”,1925年10月6日,鲁迅往商务印书馆买了两本作为Modern Library丛书的Art of A.Beardsley。在1926年2月写的《不是信》中,鲁迅说:“‘琵亚词侣'的画,我是爱看的,但是没有书,直到那‘剽窃'问题发生后,才刺激我去买了一本Art of A.Beardsley来,化钱一元七。”(鲁迅:《华盖集续编·不是信》,《鲁迅全集》第3卷,第231页)
    (2)鲁迅:《集外集拾遗·<蕗谷虹儿画选>小引》,《鲁迅全集》第7卷,第325页。
    (3)同上书。第340页。
    (4)据徐霞调查,鲁迅主要参考了Arthur Symons为Modern Library丛书之一The Art of Aubrey Beardsley所写的两篇评论文章,共计约九千余字,以及Holbrook Jackson的专著The Eighteen Nineties:The review of art and ideas at the close of nineteenth century中的第五章Aubrey Beardsley,约五千字。(徐霞:《“比亚兹莱”的中国旅程——鲁迅编<比亚兹莱画选>有关文化、翻译、艺术的问题》,《鲁迅研究月刊》2010年第7期)
    (5)鲁迅:《集外集拾遗·<比亚兹莱画选>小引》,《鲁迅全集》第7卷,第339页。
    (6)同上书。第338页。
    (1)(3)鲁迅:《集外集拾遗·<比亚兹莱画选>小引》,《鲁迅全集》第7卷,第338页。
    (2)同上书,第339页。
    (4)[德]沃林格尔:《抽象与移情》,王才勇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0页。
    (5)[英]赫伯特·里德:《现代绘画简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年版,第200页。
    (6)转引自扬身源、张弘昕《西方画论辑要》,江苏美术出版社1990年版,第108页。
    (7)参考《大庭三郎色彩情感价值表》。
    (1)鲁迅:《书信·350204致李桦》,《鲁迅全集》第13卷,第44页。
    (2)同上书,第45页。
    (3)同上书,第44页。
    (4)鲁迅曾经说:“现在的新文艺是外来的新兴的潮流,本不是古国的一般人们所能轻易了解的,尤其在这特别的中国。”(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关于<小说世界>》,《鲁迅全集》第8卷,第112页)“新文学是在外国文学潮流的推动下发生的,从中国古代文学方面,几乎一点遗产也没摄取。”(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中国杰作小说”小引》,《鲁迅全集》第8卷,第399页)
    (5)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记苏联版画展览会》,《鲁迅全集》第6卷,第481页。
    (6)鲁迅:《野草·秋夜》,《鲁迅全集》第2卷,第163页。
    (1)鲁迅:《野草·秋夜》,《鲁迅全集》第2卷,第163页。
    (2)[日]竹内好:《近代的超克》,孙歌编,李冬木、赵京华、孙歌译,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91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