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努尔哈赤所建聚落的社会地位与其地理空间之间的关系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以努尔哈赤先后修建的七处聚落为研究对象;在明末女真社会变革的背景下,根据不同史学观点归纳各个聚落的社会性质;在辽宁东部整体地理空间格局下,探查各个聚落的地理空间特点;通过比较发现:努尔哈赤的聚落选址从小尺度的地理空间单元向大尺度的地理空间单元迁移的过程,是与明末女真人从简单而松散的社会向复杂而整体的社会转变的过程相伴随的。
Taking the seven settlements built by Nurehachi as the research objects,this article induced the social status of each settle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ocial change of the Jurchen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and explored the geographic space characteristic of each settlement in overall geographical spatial pattern of the eastern Liaoning Province.It was found that the change process of the settlements' locations from small scale to large scale geographic space unit was accompanied by the Jurchen social change from the simple and loose society to the complex and unitary society.
引文
[1]白洪希.清朝关外都城辨[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
    [2]白洪希著.清入关前都城研究[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7
    [3]陈伯超.支运亭等著.特色鲜明的沈阳故宫建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4]崔清北著.大清王朝十二帝(上)[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09
    [5]李凤民.清朝开国“行都”——界凡城与萨尔浒城[J].紫禁城,1994.(5)
    [6]李风民著.盛京八旗方位之谜[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1998
    [7]刘小萌著.满族从部落到国家的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8]滕绍箴著.努尔哈赤评传[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
    [9][朝]申忠一.建州纪程图记,潘喆、孙方明、李鸿彬编.清入关前史料选辑(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10]孙进已著.女真史[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
    [11]王禹浪,刘述昕.清朝前期关外三京的初步比较研究[J].满族研究,2008.(1)
    [12]王充阊.努尔哈赤迁都探赜[J].满族研究,1994.(3)
    [13]赵维和.清太祖努尔哈赤兴兵之地北砬背山城研究[J].满族研究,2001.(4)
    [14]朱诚如主编.任万平卷主编.故宫博物院编.清史图典·清朝通史图录(第1册太祖、太宗朝)[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2
    [1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SL249-1999,中国河流名称代码[S].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22483—2008,中国山脉山峰名称代码[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10-29
    [17]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整理编译.内阁藏本满文老档19册(太祖朝汉文译文)[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9
    [18]辽宁大学历史系.重译满文老档(太祖朝,第一分册).清初史料丛刊(第一种)[M].1978
    [1 9]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译注.满文老档(全二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0
    1赵维和.清太祖努尔哈赤兴兵之地北砬背山城研究.满族研究,2001.(4);36
    2陈伯超,支运亭等著.特色鲜明的沈阳故宫建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15
    1赵维和.清太祖努尔哈赤兴兵之地北砬背山城研究.满族研究,2001.(4):36-37
    2王充闾.努尔哈赤迁都探赜.满族研究,1994.(3):20-21
    3李凤民著.盛京八旗方位之谜.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1998:43-44
    4滕绍箴著.努尔哈赤评传.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37
    5朱诚如主编.任万平卷主编.故宫博物院编.清史图典·清朝通史图录(第1册太祖、太宗朝).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2:133
    6白洪希.清朝关外都城辨.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5
    7白洪希著.清入关前都城研究.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7:21
    8李凤民.清朝开国“行都”——界凡城与萨尔浒城.紫禁城,1994.(5):38-39
    9陈伯超,支运亭等著.特色鲜明的沈阳故宫建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12
    1白洪希著.清入关前都城研究.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7:39
    2滕绍箴著.努尔哈赤评传.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51
    3[朝]申忠一.建州纪程图记,潘喆、孙方明、李鸿彬编,清入关前史料选辑(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440
    4崔清北著.大清王朝十二帝(上).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09:65
    5刘小萌著.满族从部落到国家的发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138
    6滕绍箴著.努尔哈赤评传.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110
    7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整理编译.内阁藏本满文老档19册(太祖朝汉文译文).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9:15。其它版本《满文老档》译为“天任命的抚育诸国的英明汗”(辽宁大学历史系.重译满文老档(太祖朝,第一分册).清初史料丛刊(第一种).1978:37)、“天任抚育诸国的英明汗”(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译注.满文老档(全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90:44),另有学者根据满语译为“天授养育诸固伦英明汗”、“承奉天命养育列国英明汗”、“恩养众国英明汗”。
    8崔清北著.大清王朝十二帝(上).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09:67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22483—2008,中国山脉山峰名称代码.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10-29。下文所述山脉关系一律此标准为依据。
    2孙进已著.女真史.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269
    3有文称东西侧为《盛京通志》中标记的章京河,东侧为东电河(赵维和.清太祖努尔哈赤兴兵之地北砬背山城研究.满族研究,2001.(4):35)。通过作者实地考察并参考谷歌卫星地图应为西侧和南侧。
    4王禹浪,刘述昕.清朝前期关外三京的初步比较研究.满族研究,2008,(1):42
    5陈伯超,支运亭等著.特色鲜明的沈阳故宫建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11-12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SL249-1999,中国河流名称代码.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12-28
    1刘小萌著.满族从部落到国家的发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19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