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经济时代多元合作模式下的乡村复活构想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当前,中国乡村面貌在乡村空间形态、农业发展形式、村民生活条件上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然村庄的锐减、传统村庄的衰落、村庄空心化等一系列问题引发了乡村复活的构想。新时期协作经济趋势以及"多重身份"阶级人群的产生为乡村复活提供了有利的契机。乡村复活也并非盲目的全部保留,是基于特色地理环境下的集中聚落、有一定基础设施、具有丰富传统文化特色的村庄,以及其他具有现实存在意义的村庄。主要包括相对集中的空心村、传统型村庄、"钟摆型"村庄、特殊位置孤立型村庄四大对象类型。由此,文章详细构建了复活策略框架,在多方协作的基础上,明确了复活的目标与定位,延伸了相应复活功能,以期实现乡村生态价值、乡村家园精神、人文关怀的体现等多种新型要素的输出。
引文
1张京祥,申明锐,赵晨.乡村复兴:生产主义与后生产主义下的中国乡村转型[J].国际城市规划.2014.29(5):1-7.
    2 温铁军,杨殿闯.中国工业化资本原始积累的负外部性及化解机制研究[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8):23-29.
    3 张中文.我国乡村文化传统的形成、解构与现代复兴问题[J].理论导刊.2010(1):31-33.
    4 张孝德.中国乡村文所研究报告——生态文明时代中国乡村文明的复兴与使命.经济研究参考.2013(22):25-54.
    5 新华网报道:偏远山村半数老人守“空巢”有的村狗比人还多.2016.3.22【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3/22/c_128820158.htm】
    6 申明锐,张京祥.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中国乡村转型与复兴[J].城市规划.2015,39(1):30-34.
    7 杨海坤,曹寻真.中国乡村自治的历史根源、现实问题与前景展望[J].江淮论坛.2010.6:117-126
    8 国良等.正在爆发的互联网革命---全球互联网已进入社会化网络时代[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78.
    9 斯·安德森.长尾理论[M].中信出版社,2006:10-12.
    10 关宏超.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的若干问题探讨[J].乡镇经济.2009,25(1):75-78
    11 同文献4.
    12 朱霞,周阳月,单卓.中国乡村转型与复兴的策略及路径——基于乡村主体性视角[J].城市发展研究.2015,22(8):38-45
    13赵晨.要素流动环境的重塑与乡村积极复兴——“国际慢城”高淳县大山村的实证[J].城市规划学刊.2013(3):28-34.
    14 赵容慧,曾辉,卓想.艺术介入策略下的新农村社区营造—台湾台南市土沟社区的营造[J].规划师.2016.2(32):109-11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