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阳离子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制备及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作为一种新兴的薄膜太阳能电池,以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材料作为光吸收层具有高的吸光系数、髙的载流子迁移率、长的载流子传输距离、可溶液加工及成本低廉等优点,自2009年首次问世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发展到今天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已经达到了22.1%~([1])。目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钙钛矿材料主要为甲胺铅碘和甲脒铅碘,甲脒铅碘的光吸收范围更长,热稳定性更好,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展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甲胺铅碘在常温下为黄色相,只有在150℃以上的高温下才会转变成黑色相,且在外界环境下又会转化成黄色相~([2])。由此,我们在甲胺铅碘钙钛矿中掺入了甲胺铅碘化铯,通过一步旋涂法制备出了黑相钙钛矿,电池效率达到19%,并且稳定性得到了提高,即使在没有封装的情况下,电池效率在20天后可以保持在80%以上。
引文
[1]NREL chart,http://www.nrel.gov/ncpv/images/efficiency_chart.jpg,Accessed 13.03.2016,2016.
    [2]Saliba M,Matsui T,Seo J Y,et al.Energy&Environmental Science,2016,9(6):1989-199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