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MC细胞因子水平有助于鉴别结核感染状态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目的:研究在潜伏性肺结核感染和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细胞因子的特异性表达谱,构建多基因表达谱分析模型,区分结核感染状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在我院就诊确诊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结核潜伏感染者和同期未感染对照者外周血PBMC中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标准依据中华医学会的诊断建议,并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系统网站检索确证。潜伏性结核感染依据IFN-γ释放实验—T-spot TB检测阳性,但无明显临床症状。未感染对照为T-spot TB检测阴性且无明显结核症状的其他肺部疾病,包括肺炎、支气管炎、胸膜炎等,但除外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免疫抑制性疾病。研究通过大坪医院伦理委员会论证批准。研究采用q-RT-PCR方法检测细胞内14种细胞因子及其受体到mRNA表达水平。基因表达差异采用Graphpad Prism5软件的非参数Kruskal-Wallis检验和Tunn's多重比较。采用R软件的MASS数据包构建多参数分析模型,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不同因子组合对疾病感染状态判别的性能优劣。对每种模型,Familywise error rate设定为双侧0.05水平。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5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27例结核潜伏感染者,30例同期未感染对照。IFN-γ表达水平在TB感染组(活动性及潜伏感染)显著低于未感染组(p<0.001),在活动性感染组显著低于潜伏感染组(p<0.01)。TNF-α鉴别鉴别结核感染和未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2。对活动性结核和潜伏性结核感染两组的比较中,IL-4,IL-10,IL-12和TNFR1A四个标志物组成的十种因子组合可以得到较高的区分准确度。其中IL-10和IL-12两者组合的ROC曲线下面积(0.889)高于其他各组。结论:结核病是一种系统性的感染性疾病,细胞因子以及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提示IFN-γ、TNF-α、IL-10、IL-12等细胞因子的重要作用。因此本文探索了PBMC细胞未经结核抗原刺激条件下,各种细胞因子及相关信号通路核心分子的表达情况,发现TNF-α、IL-10、IL-12和TNFR1A等细胞因子相关通路上核心分子可能是鉴别结核感染状态的新型标志物。
引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