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巴山区乡村基础教育设施配置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近年来,基础教育设施配置的相关研究层出不穷,但不同地区面临的问题和诉求不同。秦巴山区有着特殊的地貌地形,受地形、交通、人口等因素的影响,乡村基础教育设施面临资源短缺、设施距离远、生源不足等问题。秦巴山区特殊的地形也造就了多样的居民点空间布局形式。本文对基础教育设施的配置研究打破了以往以行政边界划分学区的方法,以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布形式为切入点,探讨乡村基础教育设施的配置策略,提出秦巴山区条线式、散点式、面式乡村居民点适宜的人口规模及服务半径。
引文
[1]罗震东,张京祥,韦江绿.城乡统筹的空间路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发展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
    [2]李姗姗,曹广超,赵鹏飞.秦巴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陕西省宁强县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14(03):186-191.
    [3]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R].2011-2020.
    [4]藏志勇.中日两国农村人口过疏地区教育设施功能转变比较研究[A].Proceedings of 2014.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lobal Economy,Finance and Humanities Research(GEFHR 2014)[C].2014.
    [5]贺艳华,唐承丽,周国华,曾山山,李莉,钟婷.论乡村聚居空间结构优化模式——RROD模式[J].地理研究,2014(09):1716-1727.
    [6]郭晓东,张启媛,马利邦.山地—丘陵过渡区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地理.2012(10):114-12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