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linostat调节的树突状细胞对小鼠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作用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目的: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Belinostat调节的树突状细胞(DC)在小鼠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中的作用。方法:1.培养小鼠骨髓来源的DC,并从细胞形态、超微结构、免疫表型等方面进行鉴定。检测此药不同浓度下的DC凋亡率,选择后续实验的合适作用浓度。2.建立GVHD模型,分GVHD对照组、GVHD合并注射未成熟DC组(GVHD-imDC组)、GVHD合并注射此药处理的imDC组(药-imDC组)及TBI组。观察各组小鼠体重变化、外周血白细胞变化、嵌合率、GVHD综合评分、血浆中TNF-α、IL-10水平等。结果:1.体外实验:(1)小鼠DC按成熟状态可分为imDC及成熟DC(mDC),显微镜下可见imDC的毛刺状突起结构较mDC稀疏、短少;两组DC表面CD11c+表达率均大于90%,均表达CD80、MHCII分子,且mDC中MHCII表达高于imDC(P<0.05),符合mDC特点。(2)当Belinostat浓度>100n M时,两组DC的总凋亡率均不同程度增加,其中mDC组增加幅度较大(P<0.05),故选择100 n M作为后续实验的最大药物浓度。(3)透射电镜下可见药-mDC表面突起较mDC有回缩表现,Belinostat-imDC与imDC相比无明显变化。(4)此药抑制DC成熟及诱导DC免疫耐受。(5)药-imDC及药-mDC中Rel B的mRNA相对表达量较对照DC均有降低(P<0.05)。2.动物实验:(1)GVHD对照组受鼠体重于移植后9 d出现下降峰值,GVHD-imDC组及药-imDC组受鼠则延迟至18 d。(2)移植后12 d,GVHD-imDC组与药-imDC组受鼠的GVHD临床评分低于GVHD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药-imDC组受鼠血浆中TNF-α明显低于GVHD对照组(P<0.001)。(4)移植后,药-imDC组受鼠血浆中IL-10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1.Belinostat抑制DC的成熟以及通过DC诱导免疫耐受,可能与其下调DC中NF-κB的转录因子Rel B的mRNA水平有关。2.输注Belinostat处理的DC可减轻小鼠早期GVHD的发生及严重程度,可能与Belinostat通过未成熟DC抑制移植后细胞因子的释放有关。
引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