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与金战争中的环境影响力——以淮南地区为例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 论文作者:刘缙 ; 康蕾
  • 年:2015
  • 作者机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 论文关键词:南宋 ; ; 淮南 ; 环境
  • 会议召开时间:2015-12-01
  • 会议录名称:宋史研究论丛 第17辑
  • 语种:中文
  • 分类号:K245;K246.4
  • 学会代码:SSYO
  • 学会名称:中国宋史研究会
  • 页数:16
  • 文件大小:614k
  • 原文格式:O
摘要
环境是影响军事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军事技术比较落后的古代,这种影响就更加明显。南宋与金在淮南地区的战争中,金军作为外来者,其在淮南地区的军事活动,受到环境因素的制约更为明显。而这种影响对于南宋来说又是有利条件之一,他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环境,结合传统的军事战略战术,从而在战争中掌握主动,进而保卫淮南地区的安全。
引文
(1)有关南宋军事史的论著相对较多,如军事科学院主编:《中国军事通史》卷13;韩志远:《南宋金军事史》,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刘庆、毛元佑:《中国宋辽金夏军事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顾宏义:《天裂:十二世纪宋金和战实录》,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品孝:《南宋军事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2)[宋]张守:《又应诏论防秋利害札子》,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第173册,卷3784,上海辞书版社、安徽教育版社2006年版,第290 292页。
    (1)本文中所探讨的淮南战区,在南宋行政建制上主要是指淮南东路与淮南西路,行政区域主要以《宋史·地理志》卷88为准,界定如下:淮南东路州六、军二:楚州、高邮军、泰州、通州、扬州、盯胎军、真州、滁州。淮南西路州六、军二、府一:濠州、庐州、和州、光州、黄州、蕲州、无为军、安丰军、安庆府。具体地域范围是长江以北,淮河以南,东至黄海,今天湖北省武汉市及河南省信阳市一线以东的长江和淮河间的地区。大致包括今江苏省中北部、安徽省中部、河南省信阳市东部和湖北省黄冈市的一部分地区。
    (2)[元]脱脱等:《金史·完颜宗翰传》卷74,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698页。
    (1)[元]脱脱等:《金史·完颜宗弼传》卷77,第1752页,“宋主自扬州奔于江南,宗弼等分道伐之。进兵归德,城中有自谣门北门出者,当海复败之。乃绝隍筑道,列炮隍上,将攻之。城中人惧,遂降。先遣阿里、蒲卢浑至寿春,宗弼军继之。宋安抚使马世元率官属出降。进降卢州,再降巢县王善军。当海等破郦琼万余众于和州,遂自和州渡江”。[元]脱脱等:《宋史·岳飞传》卷365,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1378页。
    (2)[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以下简称《系年要录》)卷80,作“骑兵自泗攻滁,步兵自楚攻承”。绍兴四年九月乙丑,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1313页。《宋史·刘豫传》卷475,第13798页。
    (3)《宋史·韩世忠传》卷364,第11364页。
    (4)《系年要录》卷83,绍兴四年十二月庚子,第1370页。
    (5)《宋史·李显忠传》卷367,第11430页。
    (1)《金史·海陵纪》卷5,第117页。
    (2)《宋史·刘琦传》卷366,第11405页。“(绍兴)十一年,兀术复签两河兵,谋再举。帝亦测知敌情,必不一挫遂已,乃诏大合兵于淮西以待之。金人攻庐、和二州,锜自太平渡江,抵庐州,与张俊、杨沂中会。而敌已大入,锜据东关之险以遏其,引兵出清溪,两战皆胜。行至柘皋,与金人夹石梁河而阵。河通巢湖,广二丈,锜命曳薪垒桥,须臾而成,遣甲士数队路桥卧枪而坐。会沂中、王德、田师中、张子盖之军俱至。”
    (3)《系年要录》卷139,绍兴十一年二月壬午,第2234页。
    (4)《系年要录》卷142,绍兴十一年十一月辛丑,第2288页。
    (5)《宋史·汤思退传》卷371,第11531页。
    (6)《金史·纥石烈志宁传》卷87,第1933页。
    (7)《金史·纥石烈执中传》卷132,第2834页。
    (1)《金史·仆散揆传》卷93,第2069—2070页。《金史·纥石烈鹤寿传》卷122,第2668页。泰和六年(1206),纥石烈鹤寿“从大军出寿春,败宋人于涡口,夺马千余匹,攻下真、滁二州及盱胎军”。
    (2)[宋]佚名撰,汝企和点校:《续编两朝纲目备要》卷15,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287—288页。“是春,虏围安丰军及滁、濠、光州。江、淮制置使李珏命池州都统制武师道、忠义军都统制陈孝忠救之,皆不能进。虏分兵犯边。自光州犯黄州之麻城,自濠州犯和州之玉碛,自盱眙至滁州之全椒、来安,扬州之天长,真州之六合。淮南流民渡江避狄,诸城皆闭。虏游骑数百至东采石、杨林渡,建康大震。京东总管李全自楚州、忠义总辖李先自涟水军各引兵来援,虏乃解去。全追击,败之于曹家庄,获其贵将,或以为金主子婿云。”
    (3)《金史·哀宗纪》卷17,第375页。
    (1)[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69,靖康元年闰十一月二十五日,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519页。
    (2)《系年要录》卷3,建炎元年三月辛亥,第77—78页。“辛亥,金人以贝勒明珠为河北路统军,屯浚;阿里为河东路统军,屯河阳;诸军有不服,并令处斩。初,金人欲留兵为邦昌卫,邦昌辞之。吕好问谓高庆裔曰:‘南北异道,恐北人不习南朝法令,或致惊扰,奈何?'庆裔曰:‘留一贝勒在此,节制可也。'好问曰:‘贝勒贵人,南方暑热,即有病恙,则南朝负罪益深。'庆裔然之。此据秦湛《回天录》于是命二人分屯两河,以为邦昌声援。”
    (3)《系年要录》卷6,建炎元年六月己卯,第163页。
    (1)《金史·完颜宗弼传》卷77,第1754—1755页。
    (2)《金史·耨碗温敦思忠传》卷84,第1882页。
    (1)葛全胜:《过去2000年中国温度变化研究的几个问题》,《自然科学进展》第14卷,第4期,第449—455页,2004年4月。有关这一问题,学术界尚存在一定分歧,如王绍武、闻新宇、罗勇、董文杰、赵宗慈、杨保等在《近千年中国温度序列的建立》一文中就认为中世纪暖期在中国东部主要出现于1040—1130年及1170—1260年两段时期。《科学通报》第52卷,第8期,第958—964页,2007年4月。不过,尽管在具体时闻段上有争议,在12世纪时,中国东部出现一个寒冷期是可以确定的。
    (2)《宋史·五行志》卷67,第1464页。
    (3)《宋史·五行志》卷66,第1443—1445页。
    (4)《宋史·五行志》卷65,第1424页。
    (5)《宋史·五行志》卷65,第1425页。
    (6)《宋史·五行志》卷65,第1426页。
    (1)《系年要录》卷83,绍兴四年十二月庚子,第1370页。
    (2)[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兵29之10,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7297页。
    (3)[宋]华岳:《翠微北征录》卷1《平戎十策·再上皇帝书》,贵池先哲遗书本,《宋集珍本丛刊》,第78册,线装书局2004年版,第246页。
    (4)《宋史·陈敏传》卷402,第12183页。
    (5)[宋]叶梦得:《奏措画防江八事状》,《全宋文》第147册,卷3173,第171—179页。
    (1)《金史·时青传》卷117,第2567页。“(李)全与讹可由颍、寿进渡淮,败宋人于高塘市,攻固始县,破宋庐州将焦恩忠兵。五月,兵还,距淮二十里,诸军将渡,全矫称密诏‘诸军且留收淮南麦',遂下令人获麦三石以给军。众惑之,讹可及诸将佐劝之不昕,军留三日。讹可谓全曰:‘今淮水浅狭,可以速济。时方暑雨,若值暴涨,宋乘其后,将不得完归矣。'全力拒之。从宜达阿、移失不、斜烈、李辛稍稍不平,全怒曰:‘讹可一帅耳,汝曹党之。汝曹致身至此,皆吾之力。吾院官也,于汝无不可者。'众乃不敢言。是夜,大雨。明日,淮水暴涨,乃为桥渡军。宋兵袭之,军遂败绩。桥坏,全以轻舟先济,士卒皆覆没。”
    (2)[宋]王之道:《论庐帅久任状》,《全宋文》第185册,卷4060,第60页。
    (3)《宋史·洪咨夔传》卷406,第12264页。
    (4)[清]顾祖禹撰,施和金、贺次君点校:《读史方舆纪要》卷22,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072页。
    (1)《宋会要辑稿》方域9之9、10,第7463页。
    (2)《宋会要辑稿》方域9之8,第7462页。
    (3)[宋]王之望:《论淮南镇戍要害奏议》,《全宋文》第197册,卷4355“淮南形势,淮水殊不足恃,而大江狭处最是采石”,第186 188页。
    (1)《宋史·五行志》卷67,第1463—1466页。
    (2)《宋史·五行志》卷65,第1432页。
    (3)《宋史·五行志》卷67,第1464页。
    (4)《宋史·五行志》卷67,第1466—1467页。
    (5)《宋史·汪纲传》卷408,第12306页。
    (6)柴静:《两宋时期淮南地区农业经济初探》,《安徽史学》2000年第1期,第33—37页。
    (7)王曾瑜:《金朝军制》,河北大学版社2004年版,第156页。
    (1)《系年要录》卷142,绍兴十一年十一月辛丑,第2288页。
    (2)《三朝北盟会编》卷215,绍兴十五年十月,第1550—1551页。
    (3)《宋史·成闵传》卷370,第11502页。
    (4)[宋]虞允文:《措置清河口防托虏中粮战船疏隆兴元年》,《全宋文》第207册,卷4590,第107—108页。
    (5)[宋]薛季宣:《上宣抚论淮西事宜(十)》,《全宋文》第257册,卷5781,第171—182页。
    (1)韩毅:《疫病流行的时空分布及其对宋代社会的影响》,朱瑞熙主编:《宋史研究论文集》,上海人民版社2008年版,第497—526页。
    (2)韩毅:《疫病流行的时空分布及其对宋代社会的影响》,第497—526页。
    (3)《宋史·五行志》卷62,第1371页。
    (4)[明]黄淮、杨上奇编纂:《历代名臣奏议·张浚奏议》卷88,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216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