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二次葬研究——以西藏贡觉县三岩区的田野调查为例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二次葬是一种古老的丧葬习俗,三岩二次葬的类型复杂多样,文化内涵丰富,它是当地宗教流变与文化复合的产物。三岩与民族志中所记载的二次葬俗存在显著的区别,并为考古学研究提供了一些鲜活的民族学材料。因此,对三岩二次葬的探讨,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去了解、分析人类早期的二次葬思想。
The secondary burial is an ancient funeral custom.The types of Sanyan's secondary burial are complex and multiple,and they are the result of local religious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fusion.Sanyan's secondary burial varies with the international ethnographic and archaeological data.Therefore,the study on the secondary burial of Sanyan will help improv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origin of the burial.
引文
(2)宋兆麟:《民族志中的二次葬》,载《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祝贺石兴邦先生考古半世纪暨八秩华诞文集》,陕西省考古研究所,2004年,第482页。
    (3)张锴生:《我国古代氏族社会二次葬》,载《中原文物》,1999年第1期,第43-44页。
    (4)河南省文物研究所:《舞阳贾湖遗址的试掘》,载《华夏考古》,1988年第2期;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舞阳贾湖新石器时代遗址第二至六次发掘简报》,载《文物》,1989年第1期。
    (5)《隋书》卷83《西域·附国》。
    (6)任乃强:《隋唐之女国》,载《任乃强民族研究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年,第215-223页。
    (1)石硕:《附国与吐蕃》,载《中国藏学》,2003年第3期,第58-63页。
    (2)刘赞廷撰:《武成县》,清宣统二年(1910),第1页。
    (3)数据来源:三岩区各乡统计资料,2008年。
    (4)岳小国:《再论康巴藏族的居室葬》,载《中国藏学》,2010年第3期,第55页。
    (5)“擦擦”是用凹型模具放入骨灰、软泥等物质,压制成型的模型,比如小型佛像、塔等。有的擦擦里面还放有青稞粒、经书(纸)等。
    (6)放入木塔中的擦擦一般限于僧侣身份的死者。
    (1)岳小国:《金沙江上游三岩峡谷丧葬文化研究》,中山大学2010年博士学位论文(待出版),第188-203页。
    (2)在弥留之际到投胎转世这一段时间。
    (3)莲花生著:《西藏度亡经》,徐进夫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99-120页。
    (4)莲花生著:《西藏度亡经》,徐进夫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99-120页。
    (5)笔者在调查中,曾进行过抽样统计,在203个受访者中,有187人认为土葬最差。
    (1)川口敦司:《广东族群捡骨重葬习俗的人类学研究》,中山大学2001年博士学位论文(待出版),第73页、116页。
    (1)容观(?):《我国古代曲肢葬俗研究》,载《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3年第2期,第44页。
    (2)列维·布留尔著:《原始思维》,丁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298-299页。
    (3)参见:褚俊杰:《论苯教丧葬仪轨的佛教化——敦煌古藏文写卷P.T.239解读》,载《西藏研究》,1990年第1期;褚俊杰:《吐蕃本教丧葬仪轨研究——敦煌古藏文写卷P.T.1042解读》,载《中国藏学》,1989年第3期;克瓦尔耐:《笨教及其丧葬仪式》,载《西藏民族学院学报》,褚俊杰译,1988年第1期、第2期。
    (1)岳小国:《金沙江上游三岩峡谷丧葬文化研究》,中山大学2010年博士学位论文(待出版),第90-92页。
    (2)Richard Huntington and Peter Metcalf,Celebrations of Death,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9,PP.68-81.
    (3)拉法格著:《思想起源论》,王子野译,北京:三联书店,1978年,第124页。
    (1)孙林:《灵魂与祖先崇拜》,载《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32-33页。
    (2)褚俊杰:《吐蕃本教丧葬仪轨研究——敦煌古藏文写卷P.T.1042解读》,载《中国藏学》,1989年第3期,第20-21页。
    (3)岳小国:《金沙江上游三岩峡谷丧葬文化研究》,中山大学2010年博士学位论文(待版),第80-81页。
    (4)转引自容观(?):《从民族志资料看古代二次葬俗的渊源》,载《人类学论文选集》(二),中山大学人类学系编,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129页。
    (1)王仁湘:《我国新石器时代的一次合葬及其社会性质》,载《考古与文物》,1982年第3期;曹桂岑:《论仰韶文化的“二次葬”》,《论仰韶文化》,载《中原文物》,1986年(特刊)。
    (2)汪宁生:《仰韶文化葬俗和社会组织的研究:对仰韶母系社会说及其方法论的商榷》,载《文物》,1987年第4期。
    (3)张锴生:《我国古代氏族社会二次葬》,载《中原文物》,1999年第1期,第47-48页。
    (4)宋兆麟:《云南永宁纳西族的葬俗:兼谈对仰韶文化葬俗的看法》,载《考古》,1964年第4期,第202-204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